第(1/3)頁 “末將多謝王上!” 王翦朝著秦王政道謝,然后沉聲,道:“此戰南下,末將需要公子術,王賁,上將軍蒙恬,李信,馬興,辛勝,楊端和,趙佗,任囂等諸將南下。” “我大秦滅楚,需要步步蠶食,這就需要大量的能夠坐鎮一方的武將。” “唯有如此,才能在關鍵時刻,以蠶食,形成鯨吞之勢,一舉將楚國滅掉。” ....... 說到這里,王翦走到地圖前:“王上,諸位同僚,楚國非尋常大國,若是不做出舉國決戰的決心心,不能輕言滅之。” “楚國雖然看似疲弱,但是,一直以來,楚國幾乎年年有戰,族族有兵。” “他們雖然分散,但是楚軍皆善戰之卒,又有名將統帥,而且他們也有戰爭的經驗。”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幅員遼闊,不管是兵源還是錢糧都很充足。” “這對于大秦而言,便是極大地威脅,因為但凡是有著幾點的國家,都不可能速滅。” 說到這里,王翦話鋒一轉,語氣幽幽,道:“楚國乃是分治之國,不僅是世族封地有財有兵,哪怕是屬于楚國的百越部族,也是城邑林立互不統轄。” “這雖然是楚國的弱點,讓楚王無法凝聚國力,讓楚國大興。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哪怕是楚王被俘,楚國也未必能滅。” “這樣的國家,聚兵外戰確實難而又難,但是,抵御滅國之災,潛力卻是極大。” “當時,老夫與公子術商議,認為唯有舉國之兵,動用六十萬大秦銳士南下,才能建功。”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對于滅楚之戰,不能對比滅趙之戰。” “我大秦與趙國可謂是經年廝殺,彼此地熟人熟,鋪排起來,自然是從容無比。” “但是,我大秦與楚國之間,人文風情差異極大,我們與楚國雖然爭鋒,但自武安君之后,我們與楚國并沒有太大的交鋒!” “故而,唯有率軍六十南下,步步蠶食,才能滅楚!” 王翦將自己的戰略意圖,解釋了一遍,這一刻,群臣紛紛點頭。 在這一點上,就算是尉繚也沒有反對,因為王翦的滅楚戰略,極為的成熟。 這一刻,群臣沉默不言,他們都清楚,以上將軍王翦為將,南下滅楚。 而且還是率領六十萬大軍銳士,這個結果符合大秦的利益,符合秦王政的利益。 但是,并不符合大秦勛貴的利益,如今只是朝議,自然可以壓制紛爭,以秦王政一己之力,讓群臣啞口無言。 當真正的朝議開始,必然會引起無數的風波,這一點,不光是李斯等人預見了,就算是王翦與趙術等人也心知肚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