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場面李靖只能說是真沒見過。 好家伙,真就一點面子不給,全答上來了。 你們這幫人,怎么不去參加科舉? 簡直屈才! 不過既然驗明正身,對方的確是大唐禁軍…… 那么事情就更加詭異了。 真正奇怪的,依舊是那個問題。 李盛既然帶兵出來,不去跟突厥人對線,怎么還跑到這來了? 這可是突厥腹地,漠北深處。 邊遠程度,連突厥人都不怎么肯往這跑。 這邊的氣候也十分詭異,人會時不時的滿臉漲紅,呼吸困難,這絕對是一個大問題。 大皇子殿下,跑這來干嘛…… 李靖直接滿頭問號。 當然,如那小卒口供所說,李盛此次率兵出來大破突厥…… 這個絕對不可能。 他猜測,其中定是有什么隱情。 不過現在既然已經見到,李盛自然也不妨去見一面。 想了想,李靖尋了幾道白布,沾上血跡裹在了臉上。 沒有陛下的旨意,還是不能讓李盛看出自己就是老金…… 于是,兩軍開始結伴往營寨而去。 路上…… 對方這名校尉自稱叫馬周,得知自己是李靖,還是十分尊敬的。而李靖打聽了一下,卻注意到了一件驚人的事情。 這人竟是城西書院里的書生一名。 當然,這還不是最驚人的。 最驚人的是,這人竟然告訴自己…… 李盛所帶之兵,并非是長安的常備軍,也即是朝廷下屬的禁軍。 而是這次危難關頭,李盛臨時募集起來的。 其中數百人,都和他一樣,全是書院里的書生出來參軍。 而剩下的兩千多人就厲害了,全是來自于長安附近,招募的鄉勇之兵! 可想而知,這些人從未受過軍事訓練。 而書院里的書生兵,盡管李靖也聽說過,這書院里有軍訓之舉措,不過李靖當初就下意識的將其視為了儒家君子六藝中的一部分,大概也就是和國子監一樣,當不得真。 而后來聽說的這個“軍訓”的時間,大約是旬月多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