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李盛晃悠什么,當然不是因為發現了什么要緊之事特殊情況,而是李盛最近…… 終于搞定了蒸汽機的組裝! 雖說不是全部,不過好歹也是一個階段。 蒸汽列車用的那種的確是還沒完成,不過現在已經完成了飛艇的用的—— 這說來有些怪,按理說飛行單位的技術含量更高,應該更難搞才對。 但這個技術含量更高,對于本身是理工專業出來的李盛,并不算多高,或者說白了,基本等于沒有。 反之,列車火車頭用的大型蒸汽機,看起來好像比飛艇用的機器要傻大黑粗,但傻大黑粗實際上并不等同于謎之刻板印象中的低技術含量,反而…… 這種大型的工業品,比起通常所說的“小而精”更需要技術含量,因為系統的物質總量就要大的多,其中蘊含的負熵即技術含量,也要受到更多的誤差挑戰。 比如大型的大壩,看上去好像就比小型堤壩多出了一些土方,實際上根本不是那樣,后世的大型大壩,哪一座都少不了大量的傳感器隨時監控其狀態,二十四小時乘七的有人值班盯著。 蒸汽機也是一樣,看起來不過是大一些的模型蒸汽機,但放大了之后還要保持足夠的能量效率,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了。 在李盛實際操作一通下來,直覺上這玩意的復雜程度就比小型蒸汽機復雜了數倍乃至十倍以上。 船用的蒸汽機還好說,畢竟你可以只將這玩意作為輔助動力,先掛船帆開著,用訂單養一批工業加工人才出來,現在的工廠雖說有了流水線的雛形效率很高,但本質還是手工業。 但是列車用的車頭這就完全不同,這玩意能量效率不達標,馬力不足,難道你還能用牛馬先拉著火車不成…… 這肯定不行,所以只能努力堅持整出真正可用的車頭來。 不過李盛也慢慢意識到這顯然是個相當漫長的歷程,于是也便順手先把飛空艇整出來。 現在發動機已經完成,下一步…… 當然就是油料供給裝置了。 石油……說起來,好像是一個十分現代的概念,但實際上在古代的古人們早已知道了這種東西的存在,甚至先賢們還給出過推測這玩意必將“大行于世”的論斷。 這個時期,雖然沒有什么石油工業,肯定沒有現成的商品汽油可用。 不過相應的,正因為沒有開發,尋找起來反而不難。 加上李盛并不需要海量的石油滿足工業需求,目前所用的并不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