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后世,大量砍伐林木是件危險的事情,涉及環保動輒重罰。 但一切都不能脫離時代背景去談,否則就只是吹法螺而已。 像復活節島那樣砍伐樹木造各種神像當然可以算是浪費,但在這個時代…… 且不說海貿大業需要精良木材,單說當地的百姓,耕地就始終面臨不足的情況。 耕地不足是天下頭等罪孽,神州的所有大規模殺孽,毫無例外全部因此而起。 這下李盛不但伐掉了大量沒有經濟價值的老林,還不知怎么想出了一種叫“梯田”的耕種之法…… 當地的百姓還不到一年了,就這兩三個月的功夫,就多開辟了大量的耕地,整個比例直接上升了將近一倍。 砍樹給錢,幫開辟耕地。 天大地大,還能有比百姓吃飯更大的? 這百姓擁護之強烈,當地守衛之嚴密…… 估計也就是李二的宮殿能比一比了,恐怕他們畜養的這些死士私兵都不夠看的。 這種情況下,你說怎么辦,這個生產源頭基本上是固若金湯了。 于是換個思路,從運輸上想辦法行不行? 也不行…… 李盛好歹也是個將軍啊,上將軍,含金量最高的將軍。 這木材又事關當今李二的天字一號項目海貿,你說沿途州府、軍營,哪一路人馬敢不盡心護送的。 所以還是沒機會。 唯一的機會,現在只能想想這些木材的出路了。 出路最好當然是賣掉,賣個好價錢…… 當初想好的一億貫這是最好最好不過的。 但是…… 顯然,這已經不可能。 開玩笑,瑪德這要是能行大伙現在也不至于一個個的愁云慘霧了。 那么除了直接賣掉以外…… 還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脫手? 這個問題也是王景等人這一刻最為頭疼的問題。 怎么才能讓這些木材產生價值,回報利潤呢? 雖說一億貫這是肯定賣不出去了,但是當初的采購價,那也是兩百萬貫。 這特么的就是二十億錢了,天吶…… 整個大唐說不定都沒有這么多銅錢,這還是用布匹之類的細軟物資折算來交易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