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時間心中一動,到了嘴邊的話卻又吞了回去。 接著斟酌著說道…… “公子你如今帶大軍出海勘尋資源之事,漸漸的已在沿岸的村落城池當中傳開,已經有不少人知道這船隊是出來尋找財富的。” “附近海邊,多漁民胥戶,這些胥戶和南疆山中的山民一般,往往亦民亦盜,如今財富當前,只恐……” 實際上,柴紹要說的當然不是這個。 而是最近,通過望遠鏡的觀測,海面上出現的來歷不明的黑點越來越多了,甚至有好幾次,他已經看到了尖銳的豎直三角形—— 這意味著對方的膽子已經越來越大了。 雖說對方依然保持著一定的謹慎,沒有進一步靠近——這從周圍士卒們目前的淡定悠閑狀態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這種謹慎是不約而同的謹慎,一大群極有可能來自同一個勢力的人保持著不約而同的謹慎,這種謹慎叫什么? 叫紀律…… 最能打的軍隊一定是紀律嚴明的軍隊,人天生不喜歡紀律,能貫徹嚴明的紀律,這意味著動員能力的強大。 而動員能力的強大,必然來自認同的強大。 這段時日海上的黑點子們,柴紹猜測…… 這特娘的甚至不可能是來自同一群盜匪,極有可能是來自某一個國家,盡管從三五成群伶仃出現的數學規律來看,這似乎的確是盜匪。 但是,盜匪沒有認同,沒有凝聚力,也不可能有強大的動員力,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嚴明的紀律。 這種情況下……事情就十分復雜了。 東南這一代,除了大唐的海軍,還有哪路神仙在這片洋面上飄? 大理,閩越乃至閩越更南方……那一帶,的確是有些土人部落。 但這些部落,根本不可能生產這樣嚴整、有規模的大船,這不可能,甚至在這個時期來說,可以講一句絕不可能,因為即便是大唐要造這么多大船也是要花大錢的。 ……既然不是這些人,那是什么人?? 這是哪里的人馬…… 這個問題是最緊要的問題,因為連敵人的來源都弄不清,這戰斗可太危險了。 不過…… 來到李盛這報告這事,柴紹思來想去,還是沒有直接說情況。 這也是在外帶兵的許多將領們之間共同的技巧,不是軍事技巧,而是做人技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