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李二繼位以來,也是因為需要個人人都能看懂的印章辦事,又或者單純因為內心孤獨沒有安全感,自己命人雕刻了不少“受命之寶”、“定命之寶”一類印章,充作玉璽。 不過這東西在杜如晦等人看來根本不是事,玉璽畢竟是用來安人心的,李二本來就是南北朝數百年來極少數文治武功都大得人心之君,百姓本來就擁戴不已,有沒有那塊礦物又有啥了不起的?搞篡位的才需要玉璽。 所以杜如晦關注的當然不是這塊新造的“受命之寶”有多華貴,而是這東西本身——的材質,引起了他的興趣。 待溜到面前一看,更是不得了。 甘露殿里這塊新冒出來的玉石,上面龍形雕刻栩栩生動仿佛活物,比起尋常玉雕遠遠勝之。 而這材質更是驚人,通體透明,簡直便像是…… 像是杜如晦之前,隨李二前往杭州之時,在那里見過的那尊玉壺一般! 而那一尊玉壺,杜如晦印象可是太深刻了,那玩意在拍賣會當中又稱為“玻璃壺”。原本李二想拍下來送給李盛,當做大破突厥的獎品——至少說紀念品吧,結果居然被人以十萬貫天價拍走,其珍貴罕異之處可想而知。 現在居然再次見到了純粹透明如水的“玻璃”材質,這讓杜如晦只覺得心都激動的飛到了嗓子眼—— 之前見到那一尊“玻璃玉壺”時,如果說那時的杜如晦心中多是震撼,那此刻見到這玩意就更多的是興奮了。 這個材質,那玻璃玉壺,居然還不是孤品……現在又有了玻璃玉璽,這豈不意味著,這“玻璃”材質,并非是絕無僅有的東西。 那么…… 沒錯,杜如晦立刻就想起了那個叫做“望遠鏡”的東西,這玩意當中同樣有玻璃鑲嵌,而望遠鏡能望遠的關鍵,還正好就是“玻璃”! 杜如晦當時清清楚楚聽李盛說過,望遠鏡的性能強弱,望遠程度如何,全然取決于其中的玻璃。 不過這玻璃得來不易,因為質堅硬而脆,因此加工十分不易,換句話說就是難以從材料變成需要的成品。 而也是根據李盛所說,加工更不僅僅是普通的加工,有時候要加工工業用的零件物品,其難度會遠遠高于雕梁畫鳳一類的工藝品,因為精度的要求截然不同。 而此刻見到這個玉璽,杜如晦直覺就感到…… 這個玉璽的雕刻手藝絕對十分高明,看上去那精細程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竟比李二桌子上所有的印璽都要高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