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項設計需要怎樣的性能? 按照需求來。 不過李盛的思路比這更野蠻一些。 裸一個框子和發動機,油料箱之外,原本需要負載一百多斤——也就是李盛本人,一身衣服,外加一個便攜式望遠鏡,以及…… 為了滿足以前玩fps游戲被封號前的理想,直接在天上開槍光速吃雞,所以還要帶一把弩機。 弩機不能太小但也不需要太大,那么加起來就是二百斤左右。 二百斤的分量夠不夠,偵查完全夠了。 那么負載的設計,差不多就應該在三百斤上下。 不過既然是初次造這玩意初次用,李盛自然也直接來了個大力出奇跡——按八百斤的負載來設計! 任何機器都是一樣,以電腦顯卡為例,24小時挖礦,多高的性能也會迅速損壞。但如果反之是女生自用,那么一塊普通的顯卡也能用很久。 裝備的耐久度和可靠性高度重合,為了確保可靠性,那么保持低功耗也是自然之理。 最后的成品也就以一個相當大的體型出現在了李盛的院子里,完成了升力測試。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 接著下一步…… 李盛走出了院落,四下尋找起了柴紹的身影。 現在既然大軍要出動,而自己要親自駕駛飛空艇,那么帶兵的重任當然還是要交給柴紹。 這也是當初的奏疏里自己非得找李二要個人過來的原因,畢竟李盛不想讓其他人第一個登上飛空艇。 一來是有些危險,二來…… 飛空艇這個東西,太特殊了。 這可是本時空的地球,不,太陽系里第一臺飛行裝置! 意義這么重大的事情,李盛當然要親自參與……當然,讓其他人參與不是不行,比如讓優秀的禁軍士兵上,不過現在設計負載達到八百斤這個數已經是目前能力的極限。 不是說李盛不能設計更好的,但是正如之前所說,和建造水壩和建筑,以及大型軍事裝備比如轟炸機一樣, 體型放大,并不能單純的將設計圖按比例放大,運輸機直接放大之后并不能等同于一架轟炸機。因為材料應力的原因,實際上你必須新增許多內臟進去,才能保持等比例放大的性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