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 河東猛將-《三國之召喚猛將》
第(1/3)頁
(大過年的,親朋好友都在喝茶聊天,劍客卻苦逼的碼字,求月票、訂閱、打賞鼓勵一下)
白波軍起源于黃河以北襄汾境內的白波谷,起義領袖是黃巾余部郭太,人數最多的時候發展到將近十萬人,與黑山軍、葛坡軍并列黃巾之后的三大地方叛軍。
及至后來,郭太在與皇甫嵩作戰的時候戰死,白波軍遭受重創,自此分崩離析,分別形成了以韓暹、李樂、楊奉、胡才、郭禮、張弩等人為渠帥的多股地方叛軍,多者近萬人,少則四五千,大小不一,有時互相攻伐,有時又互相救援。
而楊奉就是其中較有實力的一股,麾下擁有八千多精壯,一直盤踞在襄汾境內的姑射山上,日夜夢想著能夠壯大自己的實力,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
去年秋天,楊奉得到消息,盤踞在南陽、汝南交界處的一支五千余人的葛坡軍缺衣少糧,走投無路,打算北上襄汾投奔白波帥李樂。
楊奉聽后就決定先下手為強,主動出擊前往豫州境內收編這股瀕臨絕境的葛坡軍,借以壯大自己的實力。
于是楊奉留下副手駐守姑射山,自己帶了四千精銳渡過黃河,沿著小道悄悄的潛入了豫州境內,打算找到這股葛坡軍,威逼利誘,收編到自己的麾下。
誰知道楊奉剛剛進入了汝南境內,就接到了噩耗,這支五千人的葛坡軍在北上投奔李樂的路途中遭到了袁術部將紀靈的伏擊,幾乎被斬殺殆盡,余者盡皆被俘。
得了這個消息,楊奉好不沮喪,只好下令班師返回襄汾。卻不曾想這時候突然爆發了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大戰,雙方四五十萬人馬在河南境內沒日沒夜的廝殺,鳥獸難過,道路被阻。
若是冒險穿過河南,萬一遇上了哪支諸侯的人馬或者西涼軍,楊奉手下的這支四千人的白波軍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收編不成反而斷了退路,楊奉欲哭無淚。
無奈之下,楊奉只好改弦易轍,打算向西走宛城過漢中,從陽平關繞個大圈回襄汾,或者向東過譙郡,走青州過泰山,再由魏郡返回老巢。
只是由于關東軍和西涼軍起了戰事,各地俱都加強了巡防力量,但凡有個風吹草動就派兵阻擊。楊奉走宛城的時候受到了劉磐荊州軍的強力攔截,損失近千;無奈之下又向東走譙郡,還沒出去汝南,又遭到了袁術部將紀靈的強襲,再次損失了千人。
插翅難飛,有家難歸,楊奉偷雞不成蝕把米,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無奈之下只好在汝南與南陽交界處的群山之中落草為寇,期盼著關東軍與西涼軍的戰事盡早結束,自己好率領殘部原路返回。
人倒霉了喝涼水都會塞牙縫,就在楊奉躲在深山中,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又有來自姑射山的親信帶來了噩耗。說白波帥李樂為了報復楊奉的挖角之仇,趁著楊奉不在的時候,軟硬兼施,吞并了楊奉的四千余部。
這下子,楊奉徹底蒙圈了。
手下只有兩千人馬,就算返回了襄汾,到最后也是被其他渠帥吞并的命運,走投無路之下,楊奉開始動了歸順朝廷的心思。
在正常的歷史上,楊奉也是這樣干的,因為護送獻帝返回洛陽有功,不但把自己洗白了,還撈了一個車騎將軍的封號。雖然也沒人把他這個車騎將軍當回事,但至少有了光明正大的身份,徹底告別了叛軍的行列。
環顧周圍諸侯,楊奉與袁術、劉表結了仇,不愿意歸順他們,一直在盤算著找個機會去漢中投靠張魯,忽然聽聞何太后自宛城向北,準備北上酸棗回合弘農王。
楊奉得了消息,大喜過望,于是率部下山,前來護駕。只要能得了太后的嘉獎,比投靠任何諸侯都要前途光明。那些諸侯到最后都是要向天子稱臣的,而弘農王卻極有可能再次奪回天子之位,到時候自己搖身一變,就成了中興名將,傻子才去投靠諸侯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德江县|
卫辉市|
全椒县|
蒲江县|
泰来县|
墨脱县|
栖霞市|
夏津县|
奇台县|
博客|
武宣县|
宁都县|
沐川县|
达日县|
富民县|
阜平县|
通河县|
鞍山市|
牙克石市|
德兴市|
封丘县|
徐汇区|
博兴县|
延吉市|
婺源县|
辽源市|
文化|
乌恰县|
镇巴县|
浦江县|
广宗县|
从化市|
晋城|
裕民县|
襄城县|
尖扎县|
即墨市|
台南市|
叙永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