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高橋馬鞍出世-《隱唐》
第(3/3)頁
李世民停了一下繼續(xù)說道:“飲水思源,孫道長的功勞不可抹殺,此次蝗災全賴孫道長滅蝗良策可以安全渡過,而且經(jīng)此一災,也驗證了此滅蝗之法的可行性,使我大唐以后在無蝗災之憂,如此大功,朕該怎么賞賜孫道長?大家知道,孫真人是個簡單的人,自前隋就不把俗物掛于心間,推卸了前朝封賞。幾年前推卸朕的封賞,現(xiàn)在又獻上滅蝗疏,成此大功。對孫真人朕感佩莫名,但孫道長推卸是一會事兒,朕有功不賞卻說不過去,會讓天下人寒心,天下人會說朕無視功臣,使賢良遺于野而不顧。朕思考再三,才招各位愛卿過來,議一議朕該怎么賞賜孫真人。”李世民一口氣說完這么多,拿眼看著三人。
底下三個老人精,互視一眼,又互視一眼,假裝思考狀。
這個事確實不好先開口,賞賜輕了重了都不合李世民胃口,李世民也不先提個大略章程,大家無從議起。孫思邈一個道家真人,又無參照,著實讓三人為難,總不能參照李家強認的老祖宗李耳吧?
老實人房玄齡先裝不下去了,開口發(fā)言,拋磚引玉:“陛下,按道理論,孫道長有此功勞,陛下賞賜個國公并不為過,可是一個真人,賞個國公似乎不妥,而且孫道長估計不會接受。另外孫道長無視名利物欲,又無子侄可賞,臣核計一下,不如賜道長道號,賞些土地供孫道長去種植些藥材,不知如何?”
李世民聽完,也不表態(tài),在一邊沉思起來,長孫無忌一看似乎有門兒,加把勁兒試探,但他選取了一個參照物,以便試探李世民底限,“陛下,不如這樣,比照郡公賞賜,食邑兩千戶,賜田三千畝,陛下以為如何?”李世民聽完,眉頭略皺,依舊一言不發(fā),在那里思考。
底下三人對視一眼,心中有底,長孫無忌、房玄齡二人望向杜如晦,杜如晦微不可察的點點頭,開聲對李世民說道:“陛下,似孫道長這般無欲無求,不求名利之人,臣等覺得,賞賜不可過輕,以免惹天下人嗤笑,不若直接賜孫真人護國真人稱號,其他賞賜比照一等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田四千畝。這樣一可顯示陛下求才若渴的心思,二可安天下人之口,三來顯示皇恩浩蕩,只要實心為朝廷辦事,朝廷一定不吝賞賜。”杜如晦說完,三人一起看向李世民,等待李世民答復。
李世民聽完杜如晦一番話,終于不在思考,肯定的說道:“依杜卿所言,擬旨,詔告天下。另外,事情做足,孫道長從周至帶來的農(nóng)人,等他們從各縣忙完回返,著人征詢一下意見,想留者留下,擇一人為吏,其他人充入司農(nóng)寺打雜跑腿,愿歸鄉(xiāng)者給予賞賜予其還鄉(xiāng),此事一并詔告天下,就這么辦吧。”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大度的,也是睿智的,事情做的很足,就是告訴天下人,只要為皇家、為朝廷實心辦事,老李家可以讓你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同樣李世民很清醒,周至崔縣令的功勞估計是因為崔氏的關系,只字未提,至于秦朗王玄策,對不起,李二沒聽說過。
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前提是有人給你打開一扇窗,姜浩就是如此。姜浩此時覺得自己幾年來,從沒有似這幾天這么開心過,順心過,以前自己琢磨一些小東西,但每每關鍵時刻,卡在一個點上或一個想法上,總過不去那道坎兒,突破不了自己的牢籠,但這幾天,每到關鍵時刻,總能得到些提示,這種感覺真的是太舒暢了,身上每一個毛孔都興奮顫抖著。
【作者題外話】:各位,對不起,
本人寫這本書有點存稿,用了個人名姓江,到這個情節(jié)后岀現(xiàn)問題,江人名不能口頭化,比如加老、小等,一加就審核不通過,以后只能改姓姜,由于有存稿的原故,如還出現(xiàn)江,望大家見諒,估計是改漏了。
大家見諒!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涟源市|
清水河县|
东丰县|
稷山县|
清原|
乐都县|
大渡口区|
龙海市|
栾城县|
玉林市|
老河口市|
临猗县|
龙江县|
武陟县|
安龙县|
天门市|
中卫市|
临邑县|
上高县|
黄大仙区|
大石桥市|
五莲县|
平顶山市|
莱州市|
玉山县|
海宁市|
自治县|
石棉县|
习水县|
冀州市|
临江市|
蓝田县|
福安市|
剑阁县|
满洲里市|
安乡县|
古丈县|
龙南县|
敦煌市|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