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奧雙眼瞇起,視線牢牢鎖定著張離。 他能感覺到,對方這一招的威力之強勁。 不敢怠慢,他雙手握緊硬木劍,擺出防御架勢,將劍擋在身前。 “砰——” 硬木劍與硬木劍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 一股強大的力道順著硬木劍傳到李奧握劍的手上,令他虎口一震,險些握不住劍柄,不得不向后連退三步,這才化解了力道。 “好大的力氣!” 李奧心頭一震。 但他這邊驚訝與金牌陪練張離的力氣,張離又何嘗不訝然于李奧的力量呢? 能夠在他“箭步下劈”起手式下僅僅只后退三步便完全化解的未定段劍士,他見過的,不超過五指之數,每一個都稱得上是“定段劍士種子”。 要知道,取得劍士定段賽參加資格,并不代表著就能成為定段劍士。 以八方劍道館為例,每年參加定段賽的名額雖然有10個,但基本上成功定上段的,也只有排名前三的學子。 第三到第十,絕大部多數情況下都是陪跑。 換言之,前三和前三之后,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實力梯隊 李奧此刻的感覺很奇妙。 在看到張離使用箭步下劈、耳中聽到劍刃劃破空氣的嗚咽聲時,他就預料到了這一擊的力道之猛烈。 即便擺出了防御架勢,但李奧心中其實已經做好了被擊退的準備。 但是,當劍刃相交之際,從劍身上反饋回來的力道,卻出乎了他的預料。 不是太強,而是太弱。 遠沒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強勁。 雖然依舊比他強上一些,但借助防御架勢,他抵擋下來并不算太困難。 不僅如此,剛剛張離揮劍下劈的過程中,李奧感覺自己似乎看得更加清晰了。 這么說可能有些模糊,換言之,就是他感覺自己和過去相比,更容易、更清晰的鎖定了對方劍刃揮動的軌跡,自身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反應。 我的反應速度,也跟力量一樣變強了? 心頭浮現這一想法,但來不及欣喜,對面的張離開始了第二輪攻擊。 箭步下劈被抵擋住,張離并不意外。 他不認識李奧,只知道他是安東尼奧少爺帶過來的客人、朋友,而能和“定段劍士種子”的安東尼奧少爺成為朋友,在他的潛意識認知中,怎么也應該是同為“定段劍士種子”的學子。 這樣的人,能接住自己擅長的一劍,并不值得意外。 借助木劍碰撞帶來的反作用力,張離手中的木劍高高揚起,在達到與地面近乎垂直的角度時,他腳下一踏,以腳帶腰,以腰帶手,力量層層傳遞,直至持劍的手臂。 “斬!” 大喝聲中,木劍再度下劈。 結合了“聲打”的一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手的精神,起到震懾、擾亂其判斷的效果。 可惜,這一招對于李奧來說,并沒有什么用。 對方的大喝在他耳中如清風拂面,只是腳步后撤,便精準的避開木劍,而后長劍橫斬,直擊對方咽喉要害。 在東煌聯盟的各種劍士賽事,包括定段賽,劍士們對決時都是不穿戴護具的,使用的硬木劍雖未開鋒,但命中身體脆弱部位,一樣會造成不輕的傷勢,每年因此進醫院、甚至留下嚴重后遺癥的劍士不在少數。 曾經也有人質疑這樣的規則太過殘酷,要求使用護具進行比賽,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而這項規則卻從未更改過。 面對直襲咽喉的劍斬,張離不得不選擇后退避開。 李奧的反應速度,超出了他的預料,竟能在避開他“聲打”一擊的同時發起凌厲的反擊。 退后數步,重新調整呼吸,張離心中凜然,已將對面的李奧當成了勢均力敵的對手。 接下里的對練時間里,徹底認真起來的張離,給了李奧極大的壓力,使他絕大部分時間里都處于防御姿態,鮮少進攻。 但憑借出色的反應速度,張離也很難攻破他的防御。 兩分鐘后。 “可以了,先停下休息會兒。” 張離的聲音,令李奧持劍雙手繃緊的肌肉緩緩放松。 道場上,兩人的呼吸都十分急促。 劍術對決,精神的高度集中下,對體力精力的消耗都十分恐怖,勝負往往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像他們這樣打兩分鐘已經是屬于比較少見的情況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