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懸空山,持劍下山要斬妖除魔的孫建重新上了山,身邊還跟著滿臉好奇的胡夫人。 他們母子二人早些年一直在武夷山脈的山腳下生活,只是后來有懸空山的道人行走天下,發現孫建有極其強大的修行天賦,就帶孫建上山修行。 孫建當時本想帶著母親一同上山,但他那時雖天賦出眾,可并未被懸空山列入門墻,也就沒有辦法直接帶母親去懸空山,只留下一塊玉佩。 嗯,前段時間玉佩上方的法術突然崩裂,孫建心神不寧之下下山去往武夷山,這才發現他母親被武夷山下的一頭山君盯上,差點死于山中。 若非得到一個江湖俠士的救助,幾乎要死在山中。 心中慶幸和驚嚇之下,他帶著母親重返懸空山。 以他如今的地位,帶著家眷來到懸空山并不是太大的問題。 他并不想讓母親在武夷山脈的那一片區域呆著,雖然他在經歷過這次事件之后,將整個武夷山脈那片區域都掃蕩了一片,沒有發現妖魔,只發現幾個妖魔留下來的洞窟。 想來那些妖魔都被當日那位行俠仗義的一次佛門傳承的人物殺了干凈,但即便這片區域暫時安全,孫建仍然不想讓自己的母親繼續在那山腳。 出過一次意外,他可不指望每一次意外都會有人出來救場。 武夷山脈腳下的那頭山君頭顱他還看過了,現在的他都不一定是那頭山君的對手,更不要說那山脈之中的妖獸還頗多。 因此他特意把母親帶到懸空山上,專門居住在相關的區域。 對于那位出手的少年英杰,他心中是有極強的感激之情的,可惜在那片區域等了數日都沒有太大的發現。 他只能讓母親口述,把那少年相關的畫像畫了一幅,他日若是行走江湖,他遇到了或者懸空山的師兄弟們,行走江湖遇到了再報答。 對于這些行走江湖的俠客,孫建也是有所了解。 懸空山也常年有師兄弟下山,行俠仗義斬妖除魔,這些人物往往都會在各地留下事跡,而且不太追求回報。 但他人在不在乎回報孫建不在意,反正他是一定要給這個回報的。 那位不知名的疑似佛門中人的人物給了他這么大的幫助,他一定要還,這份恩情必定不能夠只停留在口頭。 “孫師弟,安頓胡夫人相關的事情我會做好,你還是把相關的事情向長老做一次匯報吧。” 有專門負責凡俗相關事件的道人過來,把胡夫人相關的文件拿走。 孫建帶他母親過來,是讓他母親在懸空山住下。 但并非無名無份,而是要將其身份文牒之類的都遷到京都,從此成為京都之中的人物,因此手續繁瑣,還頗為復雜。 這是當年太祖立下的規矩,不遵守規矩的門派基本上都被打了一遍,就是為了落實大夏的相關律法。 如今過了數百年,天底下大部分區域又恢復了以往的姿態,各地的人物遷徙定居依然很困難,但如果有宗派相關的人物負責的話,就會很容易,只能說歷史是個循環。 以懸空山的身份地位,不去做這些也無所謂,但懸空山比較守舊,而且當年是堅定的保皇派。 如今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流程,但懸空山仍然會去遵守走上一趟。 孫建點點頭,抬頭望向,懸浮于天穹之上,上方都已經沒入云端的主峰。 山峰之上不時有人御劍而行,劃過天邊,一派仙家景象。 孫建沿著臺階逐級而上,很快就沒入云中,登山過程,側頭望向山巔之下,京都那樣的城池在他眼中仍然宏大。 而京都大地之上那無數行走的人群,在他眼中卻如同螞蟻一般,更像是一個個小點。 常年居于此地,心胸之開闊,意境之遼闊,自然而然能夠養出一種非凡之氣性。 這里好似不在人間,而在天界。 人間行走的經歷好似一場幻影,顯得那般的不真實,唯有這座永遠懸浮在天穹之上的山峰顯得那般的宏偉。 “很奇特,讓人心中生出無限感慨,恍惚以為處在仙境,是嗎?” 耳邊突然響起長老沉穩有力的聲音。 孫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無論這里再像仙境,我仍然是個人,我還不是仙,未來也不會是。” 想到一路從京都快速用陣法挪移到江南西道,一路之上見到的種種景象,那蘋果的人間衣著破舊,甚至滿是補丁的人群。 爾虞我詐的商人,黑暗而沒有人性的官場,妖魔四下行走的大地,居于天穹之上,靈芝遍地,仙草處處,隨時都被云霧繚繞的懸空山看上去是那般的清靜、自然,讓人想要永遠的待在這座山峰之上,不愿下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