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星星之火-《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1/3)頁
劍邑縣縣衙之中,新任的縣令望著桌面上的相關的文件,眉頭微皺。
“大人可是在煩惱?”
身邊的幕僚貼心的湊上前,奉上一杯香茗,目光同樣落在那份文件上。
相對于縣令的愁眉苦展,幕僚相對而言就輕松不少。
“是在煩惱啊,那為動起手來可是絲毫的不留余地,如今主動下達文件,要求我的幫助,確實讓我為難。”
“以我來看,縣令無需如此苦惱。”
幕僚手拿折扇,用手撫著三尺長須,笑意盈盈的道:“那位的確是嫉惡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但這對我們來說恰恰是件好事。”
“哦?愿聞其詳。”
“縣令大人之所以顧忌,是不想和那位有太多的瓜葛,畢竟那位的行事風格得罪的人太多,若是不能夠一次性掃平,后來必定會受到清算……”
劍邑縣新上任的縣令微微點頭,這件事情說的一點也不差。
瑞海行事風格受到無數平民百姓的追捧,被無數人奉為青天。
但在官場之中,瑞海的名聲相對而言就沒有那般的好。
甚至于有相當多的人都在抨擊瑞海。
“愛惜羽毛,蔑視同僚,不和同僚處好關系!”
“只知道維護自身名譽,一切為了政治前途,其他完全不管不顧!”
“不近人情,不通事物,只會埋頭亂干!”
……
太多的人和物在這方面抨擊瑞海,瑞海在平民之中的名聲很大,但在士林之中的名聲還并未真正的顯現。
畢竟士林之中的人物都是官場之中的人物,瑞海利國利民,不利他們,當然得不到他們的好評,這是從根子上的矛盾沖突。
瑞海清查貪污腐敗,這一點站在帝國的利益之上,沒有人敢于抨擊他們,畢竟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但清查田畝,把當地的世家豪門全都清查一遍,這一點就得罪了太多人。
畢竟為官的諸多人物都是世家豪門之中走出的人物。
或者說寒門之中、貧民之中,當初他們崛起,還在弱小的時期,就受到了本地的豪族資助。
后來功成名就之后當然要投桃報李,這是一種投資循環,大夏立國八百余年以來,這都是一種潛規則。
東南沿海一帶多年以來都沒有經歷過大的戰爭,相當富庶,本地富庶的豪門也愿意投資當地的貧苦之人,尤其是愿意投資本族分脈之中的有潛力的人物。
多年以來他們之中的人物出人頭地,或許不在本地為官,但各個世家豪門之間彼此也有聯系。
家族聯姻或者利益交換,多年經營之下,整個東南沿海一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從一個世家攀關系可以把整個東南沿海所有的世家都聯系起來。
或許不同的家族之間會因為不同的生意而有所矛盾沖突,互相為敵,但彼此之間都有所克制。
與官場士林之間也有相對的極高的默契,真正的大家族垮臺基本上都是因為線路之爭,他們真正的大背景大靠山倒了之后,才會有人去清查他們的罪惡,魚肉鄉里、侵吞田畝、當街殺人……
至于他們的背景后臺還有相關的派系沒有倒塌之前,罪惡一直存在,但沒有人能夠看到。
瑞海打破了這一份默契,因此讓相當多的人物不滿。
他不管不顧,就像一頭蠻牛一般踏在地上,管你什么關系,管你什么人脈,直接把相關的證據定死,用大夏的律法掃除所有人。
明面上瑞海沒有任何的問題和過錯,但這些不滿和怨恨卻依舊留存在諸多人物的心中。
光明正大的他們找不到方向,也不敢于公開站出來抨擊,畢竟那是在抨擊大夏律法。
因此就會抨擊瑞海私德,抨擊瑞海家族的貧窮,嘲笑瑞海一身破爛衣裳。
而如果有人公開表明站在瑞海一邊,也會受到他們團結一致的打壓和抨擊。
畢竟瑞海他們查過,是真的一個寒門,三代以前家族之中出過四品大員之后就折戟沉沙,一直都在一個蠻荒之地。
在東南沿海的一座小島上生活,家族勢力大不如前,只能算得上是個寒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广饶县|
巴青县|
兴安县|
长治县|
金乡县|
阿瓦提县|
中牟县|
安康市|
江城|
孝义市|
尉氏县|
茶陵县|
施秉县|
砚山县|
东至县|
襄城县|
米林县|
长武县|
白玉县|
铜梁县|
阳春市|
隆安县|
峡江县|
阳原县|
黄骅市|
色达县|
淮北市|
吴江市|
文安县|
东阳市|
阳高县|
重庆市|
小金县|
广德县|
聂荣县|
宁化县|
博湖县|
南平市|
阿克陶县|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