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石高,代表能夠產(chǎn)出一石高的土地,石高是容積單位,跟石一樣,換成重量,也就是兩百來斤大米。 這么看起來,三十石高不少了,足足有六千多斤大米呢! 但實際上嘛,那就呵呵了。 因為日本的石高制度下的土地,并不是由武士們進行耕種,而是由農(nóng)夫進行耕作的,武士們與農(nóng)夫們對產(chǎn)出的分配,而是按照公四民六劃分! 負責耕作土地的農(nóng)夫,拿六成的收成,而武士則只能拿四成的租子! 這么算下來,一個武士一年的收入,就有些低了——才兩千多斤大米。 就這兩千來斤大米,還不是他們的凈收入——這兩千多斤大米里面,有相當一部分要用來保持武士們的武備。 譬如說,保養(yǎng)刀槍,甲胄。 再加上,大名的藩政,也必不能達到百分百的執(zhí)政效率,而且,日本國的貪污腐敗也是存在滴,所以,真正能落到武士手上的大米,吃到他肚子里的,根本沒有多少! 更甭提,武士們還需要養(yǎng)活妻兒,需要住房,需要采買柴米油鹽,這些瑣碎的東西。 這些東西,無一不在花費著武士們不多的俸祿! 因此,在日本國,哪怕是受大名雇傭,能有俸祿拿的普通武士,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的。 想吃大米飯吃到飽? 想屁吃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慈烺制定的這個俸祿標準,就算的是很高了! 二十六兩的年俸,至少能夠換上五千斤的大米,相當于幕府那邊的兩倍??! 實際上更多——朱慈烺這不拖欠工資,在他這的武士們,都是管飯吃的,衣食住行,全部包了,盔甲武器,也不需要武士們自己采辦。 也就是說,一個武士,只要不成家,只要不主動花錢,吃住都在軍營,一年能夠凈攢下二十六兩銀子! 此時,當朱慈烺這他這個俸祿標準說出來后。 這些在日本國,連一年兩千斤大米的俸祿都混不到的低層武士們,甭提有多激動了,紛紛朝朱慈烺道。 “太子殿下,我們愿意效忠!” “太子板載!” 板載什么意思,朱慈烺當然懂了,他呵呵笑著,然后示意這些武士們不要激動,繼續(xù)的說著自己這的待遇,只聽他道。 “除了這個外,爾等還有旁的好處呢!” “我大明朝,向來是有功必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