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這,首輔魏藻德,還有史可法才算斷了念想。 正如黃得功所說的,掘黃河大堤也不是誰想掘就能掘,什么時候掘都行的。 這事,一得看黃河水量是否充沛,二得看掘大堤的時機。 否則的話,擋不住敵人事小。 說不定,還會跟某位姓蔣的光頭那般,沒淹死幾個敵人不說,反倒是淹死了自家百姓…… 此時,在首輔魏藻德靈光一閃,提出的以水代兵之議,議完了后,朱慈烺終于再度的開口了,他朝史可法,還有他帶著的高杰,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等患有嚴重恐滿癥的總兵道。 “爾等也不用擔(dān)心,韃子的主攻方向,不會是在河南!” 清軍南下的主攻方向,據(jù)朱慈烺估計,是不可能在河南的,這一點,是統(tǒng)軍都督衙門內(nèi)幾個總兵官,還有十幾個參軍議了好長時間,得出來的結(jié)論! 此時,只聽朱慈烺指著一側(cè)的地圖道。 “東虜若是南征,恐怕是要先取山東的!” “河南雖然是中原腹地,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但今時不同往日,中原貧苦,人丁稀缺,恐怕日后都恢復(fù)不了元氣了,所以,這得中原者得天下這一說,在本宮看來,如今該改一改了!” 這一點是事實。 別說是明朝了,就是后世的河南,也沒恢復(fù)唐宋時的元氣,照樣窮得一逼,而這么窮的地方,當(dāng)然不可能說得其可得天下了! 因為想打天下,就得需要有足夠大的實力,而實力又來源于地盤,地盤上面的財力越強,人口越多,手工業(yè)越發(fā)達,便能夠在爭天下的過程里,武裝更多的軍隊,裝備更好武器。 如此才可以得天下。 而如今的河南,很明顯是滿足不了這個條件。 這時候,只聽見朱慈烺,繼續(xù)道。 “在本宮看來,如今天下局勢,在于得江南者得天下!” “天下財富,十之七八在東南,而天下財富,天下人丁,也以東南最巨,如今北地民生凋敝,只有江南碩果僅存,財力,人力俱在,又以江防天險,淮河,秦嶺為屏障,如今的江南,可不是古時的吳越之地,這是得之足可以得天下的寶地!” “正因為江南是寶地,所以,韃子一定會發(fā)兵來取!” “畢竟,江南不只是南都所在,還是得之可得天下的寶地,相比于殘破凋零之河南而言,韃子是會取江南,還是取河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