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烺提出來的這個軍校建議。 聽在在場的大明高級官員的耳中,但在場的人,卻腦海里卻都不由地想到了某個姓趙將領。 這上學,能學會行軍打仗? 不過,饒是如此,這畢竟是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提出的建議,眾人也不敢反對,只好附和道。 只聽見成國公朱純臣湊過來詢問道。 “殿下,這個軍校建在哪?” “這個嘛……” 朱慈烺目光瞄向了一旁的地圖上,他要挑一個適合當軍校地址的地方,在猶豫了再三后,朱慈烺說道。 “就設在登州吧!” 登州現在是朱慈烺的大本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這里都是朱慈烺的根本之地,朱慈烺的軍校,當然也要擺在那里了。 說完了將軍校設在登州的事情后,朱慈烺又板起了臉,朝在場的眾人道。 “這個軍校的生源嘛,也不一定局限于御前親軍的系統內,還要擴大至全國范圍內!” “如今是亂世,不是文人拿筆桿子當權的時候了,這是亂世,這是武將的刀把子才能夠稱雄的時代,那些個讀四書五經的秀才,童生,也可以來考取軍官,我御前親軍正是草創之時,兵不過數萬,將不過幾員,只要天下有志之士,愿意來投奔御前親軍,只要他們在軍校里面,完成學業,就可以從軍入伍,當一個軍將,將來名留青史,也不是不行……” 朱慈烺說完了這些后,魏藻德卻是在心底搖頭——雖說如今已經是亂世,但天下有這等眼光的人又有幾個? 所以,朱慈烺想招天下士子們考入軍校當軍官的想法,十有八九是要落空了。 而與此同時,在得知韃子出現山東附近后,朱慈烺也在曲阜呆不住了,他要離開曲阜,離開時,他還點了孔胤植的將——衍圣公可是要保衛山東,保衛名教的。 但這個保衛當然不能只在曲阜保衛了。 這還是為天下人表率,親臨韃子入寇的前線,跟韃子交鋒。 不只孔胤植要隨朱慈烺北上,朱慈烺還讓孔胤植從孔氏一族的子弟里面,挑出來了三百多個人,一塊隨軍北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