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得不說,現在的辛仕良已經比剛開始自己將他們從鬼子礦場救出來時開朗自信了很多。 也許是經過這段時間在方圓集團秘書處的工作,讓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老話說得好,居移氣養移體,長期在領導崗位確實能夠鍛煉出一個人的氣質。 “哈哈……好!辛先生果然是個聰明人。 不過這個活并不是聰明就可以做好的,不知道你在巴西和那些老白們接觸多不多?” 方浪的話讓辛仕良微微一愣,有些不解地看向方浪,緩緩開口道: “當然有接觸,公司本就有很多老白也有很多老黑,更多的則是混血,難道這份工作就是和他們打交道?” “那你覺得這些人怎樣?你是否受到過他們的歧視?” 方浪饒有興趣地看著辛仕良,想知道他對這些人的看法。 辛仕良聞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臉色慢慢開始變得嚴肅,良久才點了點頭道: “這些人都不怎么樣,白人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似乎他們天生就高人一等。 那些混血的巴西人似乎要好上一些,最少在接觸的過程中,他們并不怎么歧視我們華人。 黑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似乎要比白人更看不起我們,但他們卻會受到混血巴西人的歧視。 在公司工作時還好,沒有遇到過什么歧視,但在外面我還真遇到過幾次歧視。” “哦!那你遇到歧視時,你是怎么處理的呢?” 一聽這個問題,辛仕良馬上就感覺,這可能和他未來的工作有很大的關聯了,不過他也并沒有要向方浪撒謊的意思。 而是輕輕嘆了口氣道: “我并沒有怎樣處理,一般情況下我都會裝作不知情。” 方浪聞言,眉頭微微一皺,對這個答復他顯然非常不滿意。但他并沒有說什么,手上泡茶的動作也并沒有停下。 辛仕良見到方浪并沒有發表評論,也就繼續道: “這個問題其實我和公司的同事們討論過,特別是一些去過歐美國家的人,普遍認為巴西的種族歧視并不嚴重。 本地居民們認為這和巴西在1889年到1914年之間實行的種族美白政策有關,那個時期的巴西政府推行優生政策,試圖通過白人與黑人混血的方式,稀釋黑人的血統,來提高人口素質。 這其實是一種表現白種人優越性的種族政策,可這種政策下卻創造出了大量的混血人種,這反而促進了巴西的種族大融合。 不得不說這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我沒有去過美國,我聽他們說美國采用的是種族隔離政策,所以在美國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 據同事們說,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先生曾經說,美國和巴西的區別就是對待黑人的態度,在巴西所有的黑人都能得到與能力匹配的職位。 當然,這都是他們本地人之間的種族認知,我們這些外來的華人,實際上是被他們排除在這些種族認知之外的。 所以,我們才會偶爾遇到幾次歧視,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我們華人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華人基數的增加,我們在巴西受到歧視的現象一定會得到改善的。” 方浪有些意外地看了辛仕良一眼,他還真沒想到,對方竟然還了解過巴西的種族歧視問題。 其實,辛仕良說得并沒有錯,巴西的種族歧視問題相比于美國來說要好得多,而究其根本原因,也確實如辛仕良所說,和巴西原來的種族美白政策造就的一大批混血人口有關。 這直接促進了巴西的種族大融合,所以,巴西人并沒有如同美國人一樣普遍歧視其他種族人口,但這并不意味著巴西不存在種族歧視。 畢竟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一樣,對社會和人種的看法自然不一樣,存在種族歧視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