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景回答時,語氣認真而又仔細。 即便他手上還有枷鎖,即便身后便是大理寺少卿,是兩位押送他的寺虎,即便詢問他的乃是當朝太樞閣首輔姜白石! 可他依然道出「不悔」二字。 姜白石低頭看著他。 街道兩旁也有許多人聽到陸景的話,彼此相傳間,這一句語氣平靜,似乎并無夾雜多少浩蕩雷霆的話語,便被口口相傳。 無數人眼眸中,那白牛、車駕、貴人,以及那長身玉立少年人,似乎都構成了一副難以形容的景象。 就好像崔巍山岳將崩,將要傾壓而下,砸斷許多人行走的道路。 于是便有一位并不算如何高大、勢單力薄的少年手上人帶著枷鎖,以自身肩膀、脊梁,以滿腔熱血、少年義氣,扛住了那崩落的山岳。 這等感覺頗為奇特。 便是修為高絕的王妃,在聽聞陸景那幾句低語,竟然在腦海中不由自主的勾勒出這一番奇景。 重安王妃卻渾然不覺怪異! 「首輔大人問他,是相助于他,是想要讓他脫罪,陸景只需回答自己后悔了,回答自己不該那般沖動,此事對于陸景而言便更加容易。 只是……陸景……」 重安王妃側過頭來,便如同此間眾人一般,打量著那位極短時間里,便名動太玄京的少年先生,卻不知他的這份堅持從何而來。 「也許來源于陸府那長久以來的泥潭,來源于與她相依為命的青玥的悲苦。」 重安王妃不禁如此想。 當姜白石話語中隱約承認許白焰卻行了大惡之事,這京尹街便越發沉默了。 這條街道上的許多人,也都目睹了那夜煙雨橋下,陸景劍斬許白焰! 當時陸景面無表情揮劍時候的果決,風雷構筑誓殺檄文時的慷慨激昂,俱都回蕩在他們的腦海里。 尤其是少年士子,此刻都已然滿臉通紅! 他們死死咬牙,腦中還回蕩著陸景方才輕飄飄的一句話。 話語便如清風漣漪。 落在這些久讀圣人言的書樓讀書人耳中,卻如同星辰墜落,山岳崩塌,百川入海! 「先生……」 無數人沉默時,有位佩劍士子情緒低落,卻盡力高聲道:「世間多苦難,路上更有無數荊棘。 你今日執劍殺不平,不悔才不負圣君之言,你并非以亂念生殺不平,并非以武亂禁! 你乃是以圣君之言殺不平,斬荊棘,滅苦難。 雖以少年之身,卻甘愿為公道背負枷鎖,敢于為公道怒發沖冠,請受……學生一拜。」 那佩劍是自朝前一步,遠遠朝著陸景…… 執弟子禮,一拜! 這佩劍士子一拜,又有一位清貧讀書人高聲說道:「先生之劍如煌煌大日,先生筆墨如風雷呼嘯,三尺劍壯氣同泰山,一言一行道出我胸中氣! 余家貧,幼讀書,卻因人窮氣短,養不出一身豪壯,先生當面,始知天下少年不可論出身,某,謝先生!」 …… 京尹街兩旁,許多少年士子紛紛向陸景行禮,又有許多書樓學生向陸景道謝。 諸多旁觀的百姓,似乎也被這一幕感染。 如今天下,尋常百姓天生對讀書人有一種崇敬。 當眼前就眾多讀書人們如此敬重陸景,這些百姓心中終于開始多想一些…… 一一受大伏萬民景仰的清廉姜首輔,已然直言許白焰有惡! 他們又想起街頭巷尾,無數讀書人檄文。 想起其中觸目驚心的文字,想起那些無辜孩童,繼而又想起自家孩童。 種種念頭下。 遠處那位帶著鐐銬,卻依然脊背挺直,不見有絲毫彎曲的少年,此刻卻顯得那般無畏,那般……高大。 便如姜首輔所言! 這名為陸景的少年,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只需按部就班,仔細傳道授業,認真修行,便有一番普通人絕無法揣測的成就。 他若無一身清氣,若無滿腔公道熱血,又何至于揮劍斬妖孽,何至于做這階下之囚? …… 如此種種,許多百姓望向陸景的目光,也已經有了清楚的變化。 裴音歸身旁的含采姑娘張了張嘴,足足過了許久,才低頭道:「小姐,三皇……三少爺那時也是這等為蒼生計。」 裴音歸身軀突然一顫,大約是想起了什么恐怖之事,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才平復下心情。 她低聲說道:「殺他的人,絕大多數都已人頭落地,就只剩下高高坐在寶座上的一人。 不必著急!」 裴音歸帶著含采姑娘擠出人群,卻又突然停步,踮起腳來,看了那少年背影一眼。 她沒來由便想到,那一夜養鹿街上,為助幾位孩童脫險,佯裝酒醉,摔碎一壺名貴清酒的少年。 「倒也并不意外。」裴音歸白衣飄飄,離開這京尹街。 遠處,姜白石還在低頭看著陸景。 他眼神一如既往的深邃,卻皺著眉頭:「你可知有許多事沖動不得,帝點你為清貴,你持劍殺人,是維護圣君之言,不忍這清朗天下出妖孽,不愿愧對清貴二字。 可天下有許多氣盛之輩看不清善惡,若以自身之念,拔劍行兇,又該如何? 這件事你也需認真反省。」 姜白石這般說著。 陸景看向姜白石的眼神,也著實多了些謝意。 姜白石乃是太樞閣首輔,此刻他當著這般多人的面詢問,自然有其原因。 陸景自然也能聽出姜白石已經抓住自己刻意在檄文中留下的「帝點我為清貴」數字,想要以此助他。 于是陸景抬起被鎖住的雙手,向姜白石行禮。 姜白石徐徐點頭。 身后的大理寺少卿以及兩位寺虎,恭恭敬敬行禮之后。 那頭戴高冠的大理寺少卿,與陸景說話時又鄭重了許多。 「陸景先生,請。」 陸景微微頷首,繼續朝前而去。 諸多讀書人也紛紛行禮。 有人高喊道:「先生以圣君之言懲治不法,何罪之有?書樓弟子等你安然歸來!」 緊接著,遠處又有一位熟悉的身影。 那聲音體格健碩,面容剛毅,美髯垂落,大笑道:「陸景先生并非以武亂禁,而是以圣君之言殺妖孽,喚起太玄京諸多少年公道之心!此為驚雷,也為好風波,還請先生持心中正氣,不偏不倚,為天下少年立一座榜樣!」 陸景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側頭看去,就看到關長生帶著幾位書樓先生,帶著袁鑄山、江湖等諸多書樓弟子,站在街頭。 這些書樓先生、書樓弟子,臉上帶著欽佩,執禮。 陸景看到這些人,臉上也不由露出些笑意。 幾位書樓先生和書樓弟子,臉上除卻欽佩之外,還帶著些擔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