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距離他突破化真。(本章未完!) 第一百四十七章 與你道平安,望你也以平安祝我 境界,已經有一月有余。 這一個月以來,陸景修行不輟,又因為有了神武天才這一道璨綠命格加持,他的修行速度也越發快。 仙儒命格加持下,平日里不論是讀書、練字、作畫,都可磨練他的元神,讓陸景元神越發不染干外物,越發金光透亮。 陸景觀想大明王焱天大圣,又運轉東岳煉神秘典。 “東岳煉神秘典雖然只是殘篇,卻令我元神越發厚重,便如若一座泰山一般,厚重高聳,比起神明感應篇,還要好上許多?!? 陸景操控元神,一邊觀想東岳,一邊吸納元氣,配合諸多印決、咒言操控元氣,流過元神。 許多元氣逐漸被吸納入其中。 如果有修行神眸神通的強者旁觀,就會驚異于陸景元神消化這些元氣的速度! “距離真宮,已然不遠,也許再過幾日,甚至也許明日,就能元氣積蓄,元神光芒綻放,構筑真宮?!? 陸景修行許久,足足運轉了數個東岳煉神元氣周天,用自身元神越發強盛,才緩緩睜開眼眸。 窗外依然下著雪,雪勢稍減,卻依然稱得上大雪。 雪聲豁,陸景聽到這雪花落,之音,心中忽然起了興致。 他打開房門,坐在桌前。 風聲呼嘯,輕柔的雪落之音落于耳中。 于是……陸景輕叩桌案…… 風聲、雪聲、叩案之音交融在一起。 諸多變化由此而生,仔細傾聽,卻無外乎八道玄音。 _o_m 玄音陣陣,卻被陸景控在自身三尺之地,也許是因為今日陸景心緒柔和。 這八道玄音融于自然中,與呼嘯風聲,雪落之音交融在一起?!? “柳大家傳我這玄音神通,可卻未曾告訴我這神通的名字?!? 陸景思緒展動:“此神通以八音之法,叩問元神,索性務實一些,就叫做叩神八音。” “這道神通,對于如今的我而言,僅僅弱于扶光劍氣,梵日金剛法身除非蛻變為梵日菩薩法相,否則就威力而言,也只可與叩神八音不相伯仲?!? 陸景長長吐出一口氣,又休息一陣,再度運轉東岳煉神秘典…… 隱隱約約間,陸景只覺得自身元神中有某種元氣光芒綻放,開始凝聚于元神以外,不斷構筑出一座真宮! 化真共分為三大境界,神念、真宮、顯神! 元神分化神念,坐于大腦神宮,也就是泥丸宮,神通大術由元神運轉,流于神念施展而出,就是神念境界的標志。 而真宮境界,便是煉泥丸宮為真宮,真宮映照光芒,化作元神一部分,以此庇護元神,真宮光芒映照,元神更加凝實,更加壯闊。 除此之外…… 真宮境界與神念境界最大的區別,便是真宮中可以吸納元氣,化為元氣池,運轉神通驅動元氣就能更快上許多,威能也比調動天地元氣更強。 “若有所明悟,瞬息可成真宮,若是元氣堆積,則還需要數日?!? ——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次日天還未亮,槐時宮中,陸景坐在十三皇子身旁,正在執筆練字。 他手持毛筆,全神貫注的寫著陸景寫下的四句詩。 他先是用大楷好生寫了一遍,再由陸景點評之后,又寫一遍,直至陸景滿意。 陸景又讓十三皇子稍事歇息。 趁著陸景起身,走出宮闕以外,觀賞槐時宮中雪景時。 十三皇子卻又握筆,又用草書寫了這四行文字,等到陸景歸來,看到擺放在桌案上的金頁紙。 這位年齡尚且不足十歲的皇子,低著頭,眼里卻泛起些期待來。 “這字寫的不錯。” 陸景拿著那金頁紙,朝著前來倒茶。(本章未完!) 第一百四十七章 與你道平安,望你也以平安祝我 的璃蕓女官點了點頭,評價道:“看來我不在時,你在這草書上,也下了很多功夫,運筆、控鋒、連筆之間,都已然有些心得。 無錯更新@ 十三皇子眼中驚喜的光芒一閃即逝,向陸景行禮:“陸景先生讓我臨摹那一個劍字,我臨墓許久,又覺得先生的草書真是龍骨鳳尾,美不勝收。 于是心癢之下,就找來了些先生筆墨臨墓學習。” 他說到這里,又著重道:“先生盡可放心,我知曉以我的年歲,若要練字應當著重于大楷,先生草書不過只是愛好消遣,練這草書也不曾耽誤其他課業?!? 陸景思索一番,頜首道:“你若是不嫌辛苦,又不耽誤其他課業,練一練草書倒也無妨。 草書可養心中鋒銳氣,氣性也能瀟灑恣肆許多,接觸一番并不算什么?!? “只是……你若要深入,只臨摹我的書帖反而不夠,草書多變,變化于心中氣性,你初學時臨摹他人倒也無妨,可若僅僅臨摹我一人的書帖,反而會被拘束在我的筆墨中。 又因氣性之差,后續進精自然會生出許多阻礙,反而難得大成。” “總而言之,要走出自己的路?!? 十三皇子仔細想了想,徐徐額首,又好奇問道:“先生,你的年歲其實比我大不了多少,為何你這草書可以獨成一派,甚至成為太玄京中有名的少年書法大家? 先生又是幾歲練字?” 陸景笑道:“我最初也是臨摹先賢筆法,后來寫的多了,又受了他人點撥、觀先輩劍意,逐漸將自己的劍意融入書法中,自此自成一派。 至于幾歲練字……也許是從前世便已開始了?!? 十三皇子一愣,只覺得陸景是在玩笑。 “不過仔細看去,先生讓我臨摹的這四句詩詞,還有很深的道理。 天下農人為主,卻也有很多貧苦之輩。 大伏四海之內,無數人因這瑞雪得益,卻也有很多子民凍斃于風雪中。” 十三皇子眉頭皺起,搖頭道:“我年齡雖小,可國子監的先生們不僅教我禮儀,也叫我體恤天下人,今日先生以此詩文,教我看這瑞雪的兩端,令我受益匪淺?!?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陸景朝著十三皇子溫和一笑,輕聲道:“我既然是你的少師總要與你說些道理。 即便是站在云端的人,也不可視蒼生為死物?!? 陸景說到這里,又認認真真想了想,并不曾對十三皇子說些什么天下大同,說些什么人人平等之類的蠢話。 他試著站在那些真正上位者的角度,對十三皇子解釋道:“上與下俱都是相對的,若無天下眾生站在地上仰視,那么上位者站在云端又有何意義? 若是站在地上的天下眾生溫飽富足,人人向善,人人心智堅定,萬物欣欣向榮。 那站在云端上的上位者們,也必然可以被抬到更高處,在百姓眼中,甚至可以與仙神比肩,受人景仰萬世。 千百載之后,如果尚且有人歌功頌德,香火供奉,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正因如此,常懷側隱之心,常念人心之貴,養出一個人人安樂的盛世,也算是天大的功績?!? 陸景認真說著。 十三皇子似懂非懂,卻也認真記在心頭。 他仔細體味又笑道:“圣君治世,必然能夠締造先生口中的盛世,而且若非大伏戰火所累,天下百姓大約也俱都能溫飽吧?!? 說到這里,小小的孩童感慨道:“天下生靈不計其數,若是可以讓人人溫飽,也算是一件天大的功德,只可惜……過往那些強盛的朝代,也沒有這樣的盛世,先生,你可曾在書里見過這等的時代嗎?” 陸景笑著搖了搖頭:“還需后來人實現。” 可他自己知道,正因以前見過人人溫飽的國度,才知曉這樣的。(本章未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