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集訓的時間還是比較緊張,高紅波為了集中隊員的注意力,還是和之前一樣,選擇了全封閉式的訓練。 而在訓練中,李默雖然被高紅波正式確立了前場進攻核心的地位,但是戰術的改變也讓一些球員出現了不適應。 不僅僅是戰術核心轉移這么簡單,更多的是李默在訓練中的傳接球,跑位,讓其他球員感覺他“太快了”。 動作快,思考的也快。 李默很多時候回敲做球,隨后拉邊或者是前插,其他的球員給球可能就會慢上一拍。 高紅波對此也沒什么好辦法,默契這個東西,還是要靠比賽慢慢磨合的。 而且李默的實力的確是高出隊內球員一大截,其他人和他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可以理解,只能盡量克服這些困難。 但李默的應對比教練組還要快,他和隊友的無球配合打不起來,那改打持球唄。 這段時間在聯賽里,他持球的效果其實也不錯,在國家隊里可以試試。 于是訓練風格從李默力壓杜威和趙朋各種破門,變成了李默盤帶過掉杜威和趙朋后各種破門。 嗯,破門前還加了盤帶這個流程,效果挺好的,就是杜威和趙朋又遭了重。 不過有一說一,雖然在前場,整體的配合還有些生澀,但鄧卓祥和現在還踢右邊路的三哥蒿駿閔,他們兩人給李默送出的傳球還是很不錯的。 特別是蒿駿閔,他的踢球思路能跟得上李默,兩人雖然私下里交流的不是很多,但是球場上的配合卻比其他人都要好一些。 這就能看出來,哪怕在歐洲大球隊還踢不了常規輪換,但只靠日常訓練,就能拉出國內球員一截來。 只是現在三哥在沙爾克04還在盡力爭取出場機會,高指導不知道是不是考慮到這點,友誼賽中對三哥都是省著在用。 李默感覺蒿駿閔后邊不大可能首發出場,不過總有機會,以三哥的實力,在這支國家隊里不論踢中場還是邊路,占據一個主力位置完全沒問題。 高強度的訓練差不多也就兩天,二十四號當天以戰術演練為主,小踢了一場半小時對抗賽,保持感覺。 二十五號上午,國家隊到江城體育中心適應場地,這個時候還沒什么人,但等到下午,他們坐大巴再來的時候,被場館外的球迷數量嚇了一跳。 一般來說,到現場看友誼賽的球迷不會太多,而且江城體育中心的足球場,那可是能容納近60000人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