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梨花村飼養的家禽還是走上了正軌。 這里的各項指標本來就和適應進行純農副產品的展開,也就是所謂的純天然。在云東市下轄的各個鄉鎮村莊里,已經很少能夠找到和梨花村一樣具備有如此生態環境的地方了。 那些雞鴨悠閑的在散著步,而那些從北方引進的鵝,雖然體型還小,但兇悍的勁頭一點都不遜色于家犬。 往往一看到有人出現,“扎扎扎”的叫聲便響了起來,而且叫聲威嚴莊重,并且搖擺著可愛而奇怪的動作便搖搖晃晃的沖了過來,要把企圖“占領”自己領地的入侵者趕走。 這可不光是一些小小的家禽,而是代表著梨花村從此后走出貧困的希望。 歡喜哥仔細聽著俞淑儀、盧姐和孫水根向自己介紹著這里的情況,聽的非常仔細。 成了,就按照這樣的思路走下去,要不了多少時候就會看到成效的。 正想去看看第一批種植下的龍果,歡喜哥的目光偶爾落在了西面,發現在西面的水塘那里,一個戴著太陽帽的人正坐在一張小板凳上釣魚。 “那里有魚?”歡喜哥順口問了一聲。 “有,我們當地叫串子魚。”俞淑儀笑了一下:“那口水塘是活水,釣一天的話能夠釣到小半桶的串子魚,很小,有的只有一指來長,只能燒湯用,吊吊鮮味,吃是沒有什么吃頭的。我上次去農貿市場,十塊錢一大堆,城里人買了大多是回去給貓吃的。” 歡喜哥發現那個釣魚的人似乎沉不住氣,魚漂放下去沒有多少時候便會拉起來看看,再放下去,用不了一分鐘又會拉起來看看。 “老申家的二小子,叫申庚辰,原來叫申有福。后來上學了,他嫌有福這個名字太難聽,就改了這么一個名字。”俞淑儀朝那里指了一下:“前年大學畢業的,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去年回來了,天天就在這里釣魚。老申家一共兩個,老大和老申在外地打工,就這個二小子整天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天天釣魚回去讓他媽熬湯喝。” 歡喜哥覺得挺好奇的:“大學畢業?雖然現在大學生要找個滿意的工作不太好找。可真要找個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也不難啊。” 俞淑儀和村委干部們互相看了看,都同時露出了苦笑。 原本申庚辰大學畢業后,找到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他是學農業栽培的,加入了國內赫赫有名的曾建文教授的研究小組。 曾建文?在自己的仙桃村正在那里研究什么“X元素”呢,這個叫申庚辰的居然是他的學生? 歡喜哥也沒有說什么,而是聽著俞淑儀說了下去。 本來曾建文對新加入的申庚辰還是很器重的,可是在進行一次栽培研究的時候,申庚辰不知道什么原因搞砸了,惹得曾教授雷霆大怒,狠狠的訓斥了他一頓。 結果也不知道是曾教授罵得太兇。還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申庚辰一氣之下居然不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