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1839年2月20日邦聯徹底瓦解。 1854年廢除奴隸制。 1879--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南美太平洋戰爭。 秘魯戰敗后,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并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阿利卡兩省。 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 1933年與哥倫比亞發生邊界戰爭,秘魯再次戰敗。 1948年10月,奧德利亞發動軍事政變上臺。1963年6月,人民行動黨貝朗德·特里當選總統。1968年10月3日,貝拉斯科陸軍中將發動政變后出任總統。1975年8月29日,莫拉萊斯將軍接管政權。 1977年宣布“還政于民”。 1980年舉行民主選舉,恢復文人政府。 莫基納如數家珍的把這些都說了出來。 “你看到的僅僅是表面現象,我的朋友。”庫琴斯基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在我們和智利之間進行的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我們和玻利維亞是同盟,我們同時在國內下達軍事動員令,并積極從歐洲購買軍火,而在購買軍火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一個組織的幫助。 但是隨后這個組織向秘魯提出了一個建議,他們會幫助秘魯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可是當戰爭結束后,他們必須擁有整個阿塔卡馬地區的硝石和鳥糞的開采權,利益與秘魯政府按照比例平均分配。要知道,當時的智利背后可是有英國人撐腰的。如果我們能夠答應了這個組織的這一要求的話,取得戰爭的勝利是有可能的?!? 當時的智利政府和英國人的關系非常的密切! 作為南美洲較早獨立的三個領國,玻利維亞、秘魯和智利原本相安無事。 地處三國交界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成為爭奪焦點。那里氣候極度干旱,屬不毛之地,三國獨立之初都沒有重視那里。 然而到18世紀中期,人們在那里發現了鳥糞、銀礦和硝石,這些資源帶來巨額財富,于是三國政府都開始重視該地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