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圍剿石葉門-《大唐之逍遙太子》
第(1/3)頁
李二合上剛剛批閱了近期南方水匪日易猖獗的奏章,他沒有幾乎沒有停頓,只有一個字在紙上飛舞:
“殺!”
而此時的李承乾正在南山別院內與來訪的房遺秀吹拉彈唱…呸,不是,是在商討關于詩會之事。
要是他知道他爹為了替他報仇不惜派遣大軍絞殺石葉門,他肯定會痛飲一番,讓你們特么的刺殺我!
劍南道,蜀地。
玉壘山乃是劍南道地界的一座山脈,蜀地自古就以山多而聞名,大小山脈數不勝數,玉壘山山峰聳立,山中林木茂盛,蜿蜒曲折,道路錯綜復雜,不是是常年游竄與山中的老樵夫以及自幼生活在山上的老獵戶,想要在玉壘山周圍熟悉只怕是難如登天。
而在玉壘山的官道之上一行近一萬的兵馬正在官道上行軍,這一萬兵馬七千步兵三千騎兵,步兵分為三個隊列,一隊列二千人刀盾兵,個個手中拿著厚重的盾牌,精鋼大刀,盔甲完備,神色肅穆的行在步兵第一列。
隨后是千人隊列弓箭手,弓箭手個個背負著一石力的鐵胎弓,身上披著輕甲,背后的箭袋里是二十枝精良的箭簇,雖然看不到箭簇的箭尖,只看箭桿的大小與箭支尾翼的羽毛就知道這些箭支必定是傷害力駭人聽聞,被射中身上必定會透體而過,不死也得重傷難治。
最后一個隊列的兵馬分為兩個兵種,長槍兵與長戟兵,一丈五左右的槍桿頂端哪閃爍著寒光的槍頭,鋒利的戟刃,一旦被長槍兵圍攻一處,個個尸骨難全,皆是被活生生的捅的血肉模糊,親人難辨。
就這七千人步兵的配置,足以打上一場小型戰役。
剩下的三千騎兵,分兩千輕騎兵,和一隊重騎兵。
而速度快,機動性強是輕騎兵最大的優點,因此,在戰場上輕騎兵主要用于側擊、迂回、包抄、穿插、偵查等。
對于此次圍剿江湖門派,輕騎兵就有發揮的余地了。
因為輕騎兵的速度在各兵種中是最高的,所以輕騎兵常見于斥候部隊,傳令兵和追擊部隊。
輕騎兵還可以裝備長槍,劍,弓弩,長斧等武器用于完成不同的任務。機動靈活的特點,使得輕騎兵既可以獨立作戰,也可以和其余兵種配合,增加了戰術的多變性,步兵與輕騎兵之間合理的配合,增加了贏得戰爭勝利的可能性。另外,輕騎兵相對于重騎兵的造價來說,性價是比要高于重騎兵的。
但是重騎兵也是有著他的作用,不可忽視。
人和馬都裝備有優良重裝甲和盾牌的重騎兵在沖擊力和防御力方面是遠高于輕騎兵的,比一般騎兵更強的功防能力,使得重騎兵成為了戰爭中的主力單位。馬的速度加上重甲的質量,讓重騎兵獲得了強大的沖擊力。
重騎兵在戰場上主要用于沖散敵方陣型(說白了就是硬剛),打擊敵方的士氣,承受正面的攻擊力。在古代戰爭中是很講究陣型的,穩固的陣型有助有提升士兵的斗志,一旦陣型被沖散,就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往往變得潰不成軍。沖擊力強大的重騎兵沖鋒起來的時候,簡直就是一輛輛的重型坦克。
雖然重騎兵造價高昂,但比起它強大的沖擊力,對敵方的的威懾力和對我方士氣的提升,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唐朝的兵員配置主次分明,進退有序,有主有輔,但凡確立主陣隊伍,所有的輔兵必須全力配合,違令者一隊士兵皆斬之。
“駕…駕…吁…”只見從遠處飛奔而來一個單騎,一個身后背著三道旗符的人勒住馬韁停在軍隊的領頭人面前:“大將軍,斥候回報,已經發現密探留下的痕跡。”
“石葉門就在此玉壘山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宁南县|
阿图什市|
莱阳市|
合川市|
汝城县|
金湖县|
西乌珠穆沁旗|
河池市|
会理县|
漾濞|
灵宝市|
诏安县|
乐至县|
海宁市|
台南县|
永安市|
丹寨县|
安远县|
河源市|
拉孜县|
桓仁|
深泽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习水县|
阿瓦提县|
徐汇区|
恩施市|
收藏|
延吉市|
曲阜市|
北流市|
靖远县|
祥云县|
河池市|
溧阳市|
盐山县|
内丘县|
宣威市|
巢湖市|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