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乾將漢唐宋元的記載,說給朱元璋聽。 “可是歷朝歷代,文臣認為溫室種的菜不符合天意,是不詳,說什么逆天而行去種菜果,殺費性命,因此溫室大棚并不受人重視。”周乾搖頭嘆息,文臣思想陳舊。 朱元璋另辟蹊徑,并沒有接著討論溫室大棚逆不逆天,而是心中多了其他想法,想考考周乾:“若是有一天你坐皇帝,搞這些溫室大棚,朝臣也這么反對你,你會怎樣對待他們。” “我不會去說服他們,我會先去做出來,用事實與朝臣說話,他們若還是冥頑不靈,嘴里亂說,該殺便殺。” “那你不怕別人說你殘暴?”朱元璋心里震撼,小小年紀竟然如此果斷,不畏人言,有自己主見,十分好。 “殘暴?溫室大棚可以給百姓帶來幸福感,可以讓農戶富起來,糧食充足起來,不再局限于春播秋收冬儲藏,余糧更多不好么?” 凡事能想到百姓,不被眼前利益所蠱惑,已經是先人一步,比同齡的皇子皇孫還要勝出一籌。 朱元璋明顯能感受到面前這孩子的心胸與志向,忍不住疑惑道:“為何大棚能與百姓的幸福感有關,什么又是幸福感?” “我買地做大棚,一來為了賺些銀子留著用,二來為了農學社,如今農學社已經有兩三百的農戶,他們都是種地有經驗的人,往后將溫室大棚慢慢的推廣起來。” “幸福感便是,百姓吃飽飯,也不缺吃不缺穿,凡是想讀書之人都可以達到識字認字,天下無戰事。” 朱元璋搖搖頭:“孩子,這天下永遠都會有戰事的,” 周乾笑了笑:“狄老頭,我說的是百姓感覺不到戰事。” 朱元璋疑惑起來,古往今來,無論是征戰還是防御,一旦戰火起,最先殃及的百姓,賦稅,軍費都得無形中在百姓身上薅。 “只有將農業發達,大明經濟越發的繁榮,國庫要真充足,就算征戰他國抵御外敵,對百姓影響也會低。 但是這一步需要很長時間積累,銀錢和人才是最需要的,我近來常于工匠一起,這些都是人才,將他們集中組織起來,挑選出來,稍加培養,便是和文人一樣的人才。” 朱元璋聽的驚訝,但他沒有再說什么反對話,故元雖然殘暴,工匠卻是十分的多,許多農具和農書,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想到這里,朱元璋竟有些暗自激動起來,若是今后將大明王朝從標兒手里交給乖孫,那會如何? 朱元璋感覺自己呼吸濃重起來,這個念頭在他腦海慢慢的生根,就像他把周乾當成大明未來的種子,種在漢家疆土中。 期待他汲取養分,長成參天大樹為百姓,為大明做一番事業。 “今后大明朝還會造出玻璃,再研究出塑料,便可以叫玻璃大棚和塑料大棚。” 周乾說到這里,笑了笑,又坐下來喝水:“我不過是升斗小民,若是沒有后盾和雄厚的錢財,人才,我也怕是空談。” 周乾心里嘆了口氣,他方才說的情緒激昂,卻忽略了自己還只是個國子監監生。 朱元璋反問:“你就沒有過雄心壯志嗎?坐擁天下?” “…………”周乾語塞,“大明朝現在還挺好的,朱皇帝對百姓也好,又不是暴元弱宋,我無緣無故叛亂,只是拉著百姓在水深火熱中。 有些東西,它高于生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