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洪武大街盡頭的城東有一條雜活巷,也叫手藝巷子,有打鐵的,做木匠的,自己制作煙花爆竹的,坑蒙拐騙做法師的,都集中在這里,因此被稱為雜活坊。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周乾帶著朱標跑到雜活巷子浪了一圈,整個干雜活的手藝人都轟動了起來,以為周乾有什么大生意找他們。 這邊巷子的風格都是依照宋和元兩個朝代的建筑風格造的,明中期有了自己的風格,明末趨于繁瑣。 剛到巷子口,周乾就看到那些平日里用化學制造些神仙法術的人,見到朱標和周乾后,道:“兩位老板,你們想要做什么手藝的活兒。” 周乾笑道:“我們先看看。” 朱標不解,“這都是一些手藝的匠戶出身,怎么來到這里。” 蔣瓛跟在兩人身后,默默地充當著空氣。 周乾也不多說,拿起旁邊人制作的煙花爆竹,說道:“這些工匠手藝人看起來都干的是些普通事情,但是利用起來,就可以做一番大事。” 看到朱標不懂,周乾指著這些手藝人道:“他們這種做手藝的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就是科技,也可以叫他們科技人才,只是不成熟罷了。” 蔣瓛有些不信,他看了看兩邊鋪子里的各種手藝人,就他們還能叫做大明的人才? 這么想雖然有些殘忍,但是事實來說,匠戶除了做些手藝混飯吃,也沒做什么大貢獻的事情。 這些用簡單的化學反應來坑蒙拐騙做法事的人其實也可以稱為術士,許多化學反應就是他們啟蒙出來的。 朱標自然聽不懂什么是科技,什么是化學,周乾便說科技就是通過一些創造,做出新的物品用于百姓生活。 出了巷子,周乾看向兩人:“狄叔我剛才說的工匠師傅的手藝便屬于科技這事,你聽懂了嗎。” 朱標有些沒聽懂,便老老實實說道:“不是很懂。” “狄叔,你不懂不重要,今日就是給你打開一個思路,或許今后會有許多新東西從那些匠人手中做出來,他們動手能力十分好,只要稍加指引。” 周乾帶著朱標走遍了半個應天城。 剛開始時,朱標走幾步就會大汗淋漓,日子久了,哪怕跑遍應天府,也能夠大氣不喘。 這一點,周乾很滿意。 “瞧一瞧,看一看嘞。” “月餅,糕點,新出爐的。” 今日是中秋佳節,百姓皆是上街買些月餅。 兩邊有許多月餅,周乾看了看那些點心,挑了兩盒回到院子。 朱標也很高興,自從呂氏薨后他就被朱元璋放出來散心了,今天難得在宮外過中秋節,命蔣瓛買了許多的水果和酒菜。 周乾提回來的魚是今日農學社百姓從稻田里抓來的,稻田養魚模式已經推廣給他們。 這些人都很聰明,只要將自己的方式與他們講透徹,一切都會如魚得水的一般。 酒菜擺好,朱標道:“今天你們都別下廚做菜了,我們一起坐著好好的說說話。” 蔣瓛自動的去門口守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