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群災民大膽,有貓膩。 蔣瓛確認后,過來稟報,說不少逃難的災民稱昨晚有個好心人說暖棚收留大家,朝廷安排的。 大家才蜂蛹而上。 回宮時,城外有三三兩兩的逃難女子帶著孩子在城門口想進城找吃的。沒路引不許進,被驅趕在外。 大清早御書房開小會,吏部,工部和刑部,兵部主事,戶部都在場。 朱允炆也在場。 朱標也被喊去,他原本是受了風寒要告病,聽說有三三兩兩災民,倒是有些著急,也跟著過來。 趙勉大義凜然道:“這雪災,朝廷要撥糧,撥錢款,解急救。” 周乾走進來,看了眼趙勉,“讓受災各府立刻統計受災縣村,人數。各驛館將道路情況有個大概,速度必須要快一些。 朝廷根據路程和受災府縣,受災百姓人數,牲畜數量,進行賑災,制定賑災撫民策略。” 齊泰道:“陛下,臣認為虞王殿下說的有理,撥多少,重點給哪幾個縣村,走水路還是陸路,有些府縣道路是否暢通,不暢通要先疏通道路,朝廷的車隊才能進去。” 夏原吉被周乾早帶來,送到朱元璋面前:“夏主事他可以將每筆賬目算的清清楚楚。 否則朝廷撥糧,百姓分下去,碗里就幾粒米,還是不夠吃,朝廷覺得發了很多,百姓卻怨聲載道。” 朱元璋贊許的點頭:“咱大孫考慮的周全,你們也都學學。” 眾官員看了看周乾,笑了笑。 自從殺了東瀛使者,眾官員總覺得得罪虞王會被腦袋咔嚓,當下也都符和著道:“臣也覺得。” 當然也有不缺正義,不怕死的清流反對,覺得等統計好人數,災民死的就差不多了,該立刻撥糧才是。 朱允炆自從前幾次吃虧,也反思長進很多,回去揣摩幾天,接著周乾的話道:“皇爺爺,大哥說的對,孫兒覺得逃難的災民多可憐啊,我們該立刻制定策略,否則今晚又要餓死凍死幾人。” “逃難的災民你為何知道,竟然比本宮還清楚,看來用心了。”朱標在旁邊打著噴嚏,詢問。 周乾也察覺到了,朱允炆這幾日都沒出宮,他怎么知道,難不成有信息來源? 朱元璋是長者,他希望自己的子孫都很優秀,聽到朱允炆的話,也有些開心。 當場問道:“大孫,允炆,你們兄弟兩對雪災賑災有什么建議,說出來咱聽一聽。” 朱允炆讀書多,但沒有把握,等大哥說了,他自己再借用下,便和和氣氣的道:“長兄為父,讓大哥先說。” 信了你的鬼……周乾道:“我該學孔融讓梨,請二弟先說。” 你又想抄你大哥的,上次寶鈔建議拿了來討人開心……朱標心里對兩個兒子多少了解,道:“允炆,你就先說。” 朱允炆硬著頭皮道:“皇爺爺,城外的災民要設粥棚施粥,安排他們。” 可是城里乞丐也多,他們個個都是等著白吃,冒充怎么辦,總不能天天設粥棚吧,只會引起打架,那些真正的災民反而吃不上。 周乾今日路過,注意到很多逃難的災民有男有女,還有孩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