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到四周黑壓壓的守衛,周乾不得不感慨,朱元章實在是個聰明的皇帝。 難怪歷史上,梁洲這處存放黃冊的地方,從來沒有經歷過被偷盜,或是火災的事情,這里的防護直接就是宮城的規格啊。 戶部尚書恭敬道:“陛下,您請。太子殿下請。” 進到房間里,看到擺放整整齊齊的黃冊,便想到故元,因為他們沒有完善的戶籍制度,還有許多不合百姓心意的操作,以至于故元不到百年,就已經亡國了。 而朱元章,歷經十年多,才徹底完成了大明洪武初年,大明全國人口的統計,然后經過編制,成了黃冊。 此后,朱元章又時刻命令,每隔十年重修一次,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最早最真實的掌握。 如今,黃冊已經形成制度,此后每隔十年重修,然后將黃冊保管,若是出現任何問題,整個梁洲上面的人都會依法處置,而且還會受到牽連,因此他們不敢不認真。 周乾道:“爹,兒臣今后也會講商稅以及攤丁入畝的賬簿放進這里,到時候也是留下可以查詢的東西。 今后大明朝沒有賤籍,沒有士農工商這類戶役制度。” 朱標點點頭,他看到遠處的幾間房子,結構不太一樣,就連方向也不太一樣。 周乾隨后解釋,說是規模宏大的黃冊放置地,都是怕水汽潮濕,為了防止黃冊腐爛發霉,都是有干燥通風地方。 還有幾處,都是建造在了陽光十分充足的地方,能夠充分利用陽光,保持相對的干燥。 周乾笑著道:“爹,黃冊對大明歷史發展極為重要,大明自開國以來的所有百姓都被錄入了黃冊之中,而且皇爺爺規定過,若是有誰家敢隱瞞,將家長立刻處死,其余家屬全部流放。” 朱標和周乾翻看黃冊的時候,戶部尚書便過立刻來,道:“當初,還是靠著太上皇和陛下,依著士農工商這些戶役制度才做成的。 今后恐怕是不行了。” 周乾聽到這話,啪的將黃冊丟回書架,看著戶部尚書道:“你怎么這么的煩人啊。本宮在警告你一遍,若是你在如此多嘴,本宮立刻讓人將你丟進玄武湖喂魚。” 戶部尚書不樂意了,他自己怎么著也是六部尚書,怎么能說被罵,便被罵呢。 “太子殿下,為了大明朝,我不得不說幾句。”戶部尚書看了眼在前面的朱標,大聲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