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三酒就告訴他,自己原是屠蘇城民,十一年前在屠蘇城被攻破前夕逃去了威城,好不容易安頓下來,沒幾年光景,又要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家里的老頭子已經(jīng)七十二了,在如今的盤龍荒原上是少見的高壽。聽聞拔陵軍又至,劉老頭這回堅決不走了,死死抱柱,要與城同亡。劉三酒夫妻死拖硬拽,卻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最后只得揮淚別父,帶著兒女往東撤退。 劉三酒說到這里,眼眶都是紅的,臉上不知是淚還是雨。他很清楚,劉老頭知道自己走不快,不愿拖累兒子一家逃命。 這樣生離死別的悲劇,在如今的逃難隊伍里只是尋常,隨便扯一戶出來,都有滿腹的辛酸苦水。 這時劉三酒的兒子也走累了,喊著要父親抱。 他才十歲,頂著雨在平原上走了幾個時辰已經(jīng)透支。 劉三酒手里已經(jīng)抱著女兒,小毛驢也被行李壓彎了腰,孩子再上去怕不是要壓垮毛驢。 賀靈川于心不忍:“我?guī)湍恪彼疽獛腿吮Ш⒆樱贿^轉(zhuǎn)念一想,把毛驢背上的一大包行李提在手上,“……提這些,你把孩子放上去。” 太熱情就像人販了。這種逃難的隊伍里,孩子走丟、被拐,都不稀奇。 他提的行李里面只有被褥衣物,體積大、占地方,又不值錢,所以劉三酒立刻向他投來了更加感激的目光。 逃難時還能遇到好人,那真是燒高香、積大德。 時常有人從后面趕來,越過劉三酒一家往前奔行。逃兵禍其實和躲老虎差不多,只要跑得贏同伴,安全系數(shù)就會大增。 對此,劉三酒這樣的平民也沒有辦法,如今的趕路速度就已經(jīng)到極限了。 時常有小股游騎從東邊趕來,逆隊伍而行。 大風軍的身影,讓所有人都感到一絲慰藉。 劉三酒就指著他們對小女兒道:“這些叔叔會護著我們。只要迎著他們走,我們就安全了!” 此時前方傳來一聲驚呼。 賀靈川抬頭,看見前方有個六十多歲的老頭萎坐在地,晃了兩下,一頭栽倒。老伴坐在騾背上,急急忙忙下地,兒子想扶起父親,后者卻已經(jīng)昏了過去。 這兒子四十出頭,面黃肌瘦,自己都走得搖搖欲墜。他想背起父親,可走沒兩步就撲倒在地,反濺一身泥水。 其他難民默默看著,然后從他們身邊走過,沒有回頭。 這隊伍當中每個人都自顧不暇,哪里還擠得出多余的力氣行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