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非如此,本王是想,如果讓清平縣的百姓采草藥賣錢,可以減輕這里的負擔,也避免朝廷災銀不夠,為后續生計發愁的問題。” “只是清平縣大多數人,怕是會像阿婆那樣,只想守著莊稼過活。”蕭君陌將自己的想法和顧慮說出來。 “王爺此計可行,只不過草藥總有采光的一天,若是以后再遇到這樣的旱災,他們就喪失了一個出路。” “不如限制采藥的數量,先采集一半,渡過難關,剩下的留著收種子,進行人工養殖,這里賣價不高,可以運輸到京城去賣。” “至于王爺的顧慮,大可不必,你想想,待明日狗蛋將草藥賣了錢,到時候將這作為一個例子,慢慢的就會有人按捺不住嘗試,吃到甜頭,其他人自然會跟著采草藥。” 池綰綰分析著其中關鍵。 兩人一合計,覺得可行,蕭君陌直接去了縣令府,將自己的想法與縣令說。 “賣草藥,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縣令眼睛一亮,一時為這個計策感到欣慰,若是這樣,百姓的生活可以改善很多。 另一方面,是蕭君陌盡心盡力為百姓謀福祉,他們賭對了,可隨即又猶豫了。 “王爺,雖然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可那些百姓,很多都是一輩子埋在莊稼地里干活,哪里認識什么草藥。” 縣令滿面愁容。 “這個縣令不必擔心,本王有辦法。” “那就有勞王爺了,明日下官便張貼告示,保證將此事辦得漂漂亮亮。” 縣令再三保證,王爺如此努力,他可不能拖后腿。 “記得將趙小三的例子寫上去。”蕭君陌不忘提醒。 回到府邸,他找到還在擺弄藥草的池綰綰。 “綰綰,我想請你幫個忙。” 蕭君陌不知從哪里尋來一個木簪子,放在一個精致的小盒子里。 “王爺有話直說,不用這么客氣。” 池綰綰嘴上客氣,手迫不及待打開,看著盒子里面的簪子兩眼放光。 木簪子就尋常木頭做的,可是非常精致,圖案她也很喜歡,果然,傳統美德,人情世故在古代就很流行。 蕭君陌也知道求人辦事不能空手。 “你喜歡就好。”蕭君陌很開心,他熬夜雕刻了幾天,若是池綰綰不喜歡,還得重做。 “當然喜歡,王爺有何事,沖著這個簪子,我也給您辦得妥妥帖帖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