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張洪亮沒有招工進城,應該早就結婚了。 比他小兩歲的大弟弟張洪楊就已經在去年結了婚,再有幾個月就要當爹了。 如果沒發生那場泥石流,張洪亮多半會如吳巧珍所愿給張家找個城里的媳婦。 一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讓劉青山成了張家父子的救命恩人。 民勤大隊地處山區,山體滑坡并不罕見。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偏多,山腳下的麥田有些積水。 如果不及時排水,會大大降低今年的收成。 為了保證麥子的產量,便生產隊安排了部分社員冒雨去田里排水。 泥石流從山里直沖而來時,張大牛和兩個兒子與劉青山還有一位陳姓社員一組,正站同一條田埂給兩塊相鄰的麥田排水。 從未見過泥石流的張洪楊和張洪偉兄弟倆被嚇懵了,愣愣地看著滾滾而來的泥石流居然不知道要跑。 劉青山年輕的時候曾經學過功夫,比一般人自然反應要快些,本已經拖著身旁陳姓社員跑出了泥石流沖過來的方向,回頭發現張大牛父子已經快被泥石流追上了。 人命關天,劉青山壓根來不及多想,轉身沖向張大年父子,趕在泥石流到來之前用力將張大牛父子推到了安全地帶,他自己埋進了泥石流。 劉青山被社員們救出來的時候,已經出氣多進氣少,臨終最不放心的就是他的獨女劉欣雨。 劉青山舍命救下張大牛父子三人,當時既有劉欣雨的爺爺和二叔在場,也有網球隊的其他社員,更有聽到呼救從附近趕過來救人的其他生產隊的社員,要不然劉青山也沒那么快被挖出來,可惜的是救得再快還是沒能留住劉青山的命。 只要是民勤大隊的人誰不知道劉家的事。 劉家父女在村里算是一道特殊的風景。 劉青山原來也有一個幸福的家,有一個名叫張彩月的美麗妻子。 只可惜張彩月在生劉欣雨的時候落下了病根,偏偏那個時候正好是自然災害最嚴重的時候。張彩月沒能熬過那個饑餓的歲月,在劉欣雨三歲的時候瞌然長辭。 說起來張彩月還是張大牛遠房堂妹,因此劉欣雨與張洪亮應該算是表親。 只不過這個表有點遠,早就出了五服。 所謂的一表三千里,就是張洪亮和劉欣雨這樣的表親。 張大牛與比劉青山從小一起長大,又有些親戚關系,自然很清楚劉青山對劉欣雨的疼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