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工作兢兢業業,勤懇踏實,謙虛好學,又有年輕人該有的創新精神,贏得了同事們的交口稱贊,得到了領導的重視和培養。 他用努力、勤奮和汗水,為自己拼出一條上進路。 如今張洪亮已經從臨時工轉為正式工,并得到了去高校進修的機會,只要進修期滿通過考核,他就是這個年代人人稱羨的工農兵學員了。 張洪亮長得一表人才,一米八的個子顯得格外精神。 村里的姑娘,廠里的同事對他春心萌動不少,就連省里某位局級高干的女兒也數次對他表示好感,希望能與他交往。 雖然張洪亮不過才二十二歲,可是他這個年齡在這個年代特別是在鄉下已經被算進了大齡青年的行列。 張大牛夫妻從張洪亮十八歲就開始催張洪亮找對象結婚生子。 張洪亮卻一次次以自己還年輕正是努力工作的時候為借口搪塞。 張洪亮不是不懂得父母的心情,也知道鄉下有些講究長幼有序,他不結婚會影響到下面的弟弟妹妹,但是他是真的覺得自己還年輕,又在城里工作,下面的弟弟妹妹的婚事完全不用考慮他的因素。 不過像張洪亮這樣從農村選招進城工作的人,在找對象方面有著特殊性和局限性。 在城里找對象吧,總擔心結婚以后因為各自出身不同,長成環境不同而引起諸多矛盾。 因為城鄉差別帶來的不對等,引起家庭關系緊張的在他的身邊不在少數。 在鄉下找個對象吧,又擔心長期分居兩地少了共同語言,還是過不到一起。 總歸一句話,顧慮太多就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每次被父母催婚,張洪亮就呵呵笑著道一聲“快了”敷衍父母,這樣一來二去的,張洪亮就到了二十二歲。 與他同齡的村里小伙子,幾乎全都成了家,有的甚至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比他小兩歲的大弟張洪楊去年也結了婚,眼看侄兒就要出生了,張洪亮卻連對象的影子都沒有,你說做父母的能不著急嘛。 吳巧珍卻是一門心事地希望張洪亮在城市找個城里的姑娘結婚,在她眼里張洪亮是最出色的崽,農村的姑娘自然是配不上她兒子的,只有城里的小娘才能與張洪亮并肩前行。 只是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擊碎了吳巧珍的算盤,也打了張洪亮一個措手不及。 /119/119801/29306951.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