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招娣整了一桌子好菜,讓方廠長刮目相看。 劉家有劉欣雨這個摟錢好手,肯定不差錢,但是一個小山村里的農戶臨時能整出這么一桌子好菜,也肯定不簡單。 劉欣雨也沒想到陳招娣居然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整了十個菜出來。 糖醋魚、油燜蝦、蒜頭燒黃鱔、板粟燒雞肉、臘肉香腸合蒸,五個硬菜。 另外五個當然是時令蔬菜,有涼拌黃瓜、雪花西紅柿、虎皮青椒、地三鮮、清炒絲瓜。 最后上了個用臘排骨燉的冬瓜海帶湯,味道真是鮮得沒話說。 唯一遺憾的就是家里沒好酒。 不過就算這樣,還是吃得方廠長直呼過癮。 別說農家,就是城里,過年也沒有這么豐盛。 這一晚,方廠長和駕駛員就在劉青山的那間睡房里對付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帶上劉欣雨親自給他們準備的早餐趕往申市。 今天劉家要收割水稻,雖然劉家沒什么勞力,卻有八個人口,分到手的水田有三畝多。 既然今天要割稻子,劉欣雨當然也不可能急著組裝機器,她打算跟著下地搶收。 陳招娣當然不可能讓她去地里割稻子,不說劉欣雨從來沒干過農活,就算干過,她也舍不得劉欣雨吃這份苦,因此與往年一樣,劉欣雨依然只負責全家人的吃飯問題。 劉家開鐮不算早但也不遲,村里三天前就已經陸續開始收割了。 這是民勤大隊包產到戶的第一年,收回來的糧食除了需要上交公糧,余下的就是一家子的口糧,收成好壞關系到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按陳招娣的話說,自包產到戶以后,無論以前有多懶,現在都把心思放在了地里,因此今年民勤大隊的早稻畝產至少要比往年高一成。 劉家真正意義上的壯勞力,其實也就劉青松一人,劉厚興自去年生過一場病,身子骨明顯不如以前。 陳招娣和王三妹雖然個個能干,到底是女同志,體力上肯定不如男人。 「奶,我看這兩天也不會下雨,沒必要非得一天內把稻子全割了,倒不如分兩天甚至三天。」聽陳招娣的意思,要在一天內把三畝多水稻全都收割回來,劉欣雨連忙勸道。 事實上劉欣雨很想請幾個小工,把收割和打稻子活全交給小工,自家人負責晾曬就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