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太太從小就不喜歡坐船。即使沒有風,她也覺得在水上游蕩是不安全的。她娘家是木匠。成親后的蘇老太太也有兩塊稻田。她這輩子沒怎么坐船。 再說,她也不想給蘇根良和兒媳這張臉。她正要拿著蘇荷香的衣服離開。“銀子十兩,快送去!” 蘇荷香不得不跟了上去。雖然蘇老太裹了腳,但這時她走得很快。很快她就來到了許根良遇見她的十字路口。 蘇荷香走到樹林的一邊,牽出一頭騾子,氣喘吁吁地說:“娘,你為什么走得這么快?在我二哥家吃不是很好嗎?我能聞到煎鴨蛋的味道!” “吃,吃,吃。”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除了心中的第三個兒子,蘇老太太最喜歡這個小女兒,想把她培養成一個淑女。但我沒想到蘇荷香談吐身材還不錯,但她是一個吃貨。 因為貪吃,蘇老太對她也很生氣。 “別做夢了,你二哥家窮的都要喝風了,再說了,你在家又不是不吃雞蛋!” “但我確實聞到了……”蘇荷香嘟囔著,扶著蘇老太上了騾子,領著她回家。 這邊,蘇根良一家正對著煎鴨蛋發愁。桌上的菜又熱過了。蘇根良也換了舊衣服,但沒人提起筷子。 蘇蕓蔓看了看父母,他們的眉毛緊緊地鎖著。她用胳膊肘推了推她姐姐,臉上還是一副愁容,悄悄地把錢袋遞了過去。 蘇云雪看了她一眼,接過錢袋,放在桌上。“娘,這是妹妹和我掙的錢。從明天開始,我們每天都要撿鴨蛋。” 許秀梅一次又一次地忍受著。最后,她忍不住了,俯下身抽泣起來。 蘇根良握緊拳頭,用低沉的聲音說:“云雪,把錢收起來,爹會解決的。”兩只手的虎口,從粗到細,一直到手腕,都有一道很深的凹痕。蘇蕓蔓知道這是多年來靠拖網磨出來的,而他和姐姐的百文銅錢實在是杯水車薪。 一兩銀子是一千枚銅板。前幾天,蘇根良得到了三倍的賞金,但卻只有400文。姐妹倆賣出了70多個鴨蛋,得到了120個銅錢。首先,因為沒人能在幾天內保存這么多鴨蛋,所以很少有人賣野生鴨蛋。其次那個集市是一個大集市,來自各地的人們前來購買和品嘗新鮮的鴨蛋。 許秀梅手里的銀子總共不到四兩。二兩壓在箱子的底部,動不了。一兩半是兒子下個月要教的束脩。 束脩過去一年交一次。只有王夫子可以半年交一次。雖然它比其他私塾更貴,但它是包括了紙和筆。兩年沒有才華的,王夫子把他介紹到一個更大的店鋪做文書工作,這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蘇根良的大哥在雜貨店當學徒之前也學習了一年。他只會幾個字,就被提升到采辦。他的三弟被王夫子稱贊為“才華橫溢、聰明伶俐”。這么多年過去了,老蘇家一直供著讀書,去年他“差點兒”通過了童生的考試。 蘇根良沒有去上學。當他的大哥去上學時,他在家里幫蘇老太太做家務。當他的三弟被送去上學時,他不得不跟著蘇老頭去田里種稻苗。 /102/102211/2830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