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倘若會武不會文,那也是不行的,所以楊士奇才有此一問。 朱辰聞言,不由笑道:“我雖是一個獵戶,但卻也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啊。” 來到大明,不可能只當一輩子的屠夫吧? 即便自己是孤兒,朱辰也想靠自己干出一番事業來啊。 楊士奇聞言,頓時心中一震,皇家的血脈就是不一樣啊,居然能以獵戶的眼光,說出修身齊家這樣一番話來。 要知道,哪怕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也沒有他這番覺悟啊。 這話,朱辰沒有夸大。 他也向往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的豪氣,只是一時間難以施展罷了。 楊士奇呵呵一笑:“說得好,但你要想治國平天下,那可得做官啊,小哥兒,你這是準備科舉了?” 提起科舉,朱辰倒是來了興趣,他點了點頭道:“我已經報名了院試,再有兩月就開考了。” 大明的科舉,并不是上來就考取進士,而是要先考取秀才,再中舉人,最后才是進士。 院試過后,朱辰就是秀才,擁有了繼續科考的資格。 楊士奇聽聞朱辰報名了院試,不由滿臉欣慰:“我平生最喜歡你們這些上進的少年,從今往后你便不用打獵,安心讀四書五經,我全力出錢資助你科考如何?” 大明時,許多商賈也會資助寒門學子科考,一旦考上了,那就是投資成功了。 朱辰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并未覺得奇怪。 而放在楊士奇的思想,他沒有想過要投資太孫,更不會站在商賈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因為他是大明的內閣輔臣,更是曾經的太子府屬官,他做這些不求回報,只想幫幫朱辰,讓他不至于過得這般艱難。 不僅是他,就是滿朝文官在得知了朱辰的身份后,只怕砸鍋賣鐵都要幫助朱辰,文官集團,是堅定站在太子這邊的。 要是他們得知太孫想科舉,那肯定是一路放水的! 豈料朱辰卻搖頭,拱手作揖道:“多謝老先生,我怎能拿您的資助,我自己有手有腳,可以靠自己的。” 自力更生,好啊。 楊士奇滿臉欣慰,這就是太孫啊,不驕不躁,品德良好。 本想借此機會,看看太孫缺什么,楊士奇就給補上,可朱辰卻什么都不要,非要靠自己。 如此一來,楊士奇也不好多說了,他頷首道:“那也行,我便不打擾你了,但你往后若有困難,可來此地找我。” 話罷,楊士奇遞給朱辰一張紙條,那上面寫著一個地址,是楊士奇的私宅。 朱辰接過,拱手道:“那就多謝老先生了。” 楊士奇笑著頷首,與車夫一起,轉而上了馬車。 朱辰看著那輛馬車離開,將手中的紙條收起來后,他才看向地上的書,啞然失笑:“這老先生倒也是個講究人。” 都到山腳下了,朱辰肯定不能帶著書回家了,索性將書帶在身邊打獵吧。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