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辰有些不高興了。 開海禁明明是一件好事,就連老爺子自己也知道這是大明當前的弊端,可為什么他卻還是搖頭說不行? 只要開海,就能發展一條出口業,又將使大明變得更加繁華,挨餓受凍的人又少幾分,這是天大的好事啊,為什么不行? 朱棣見朱辰脾氣上來了,不由啞然失笑:“你這猴崽子,我都沒急,你自己倒急起來了,這個世上不是非黑即白的,哪怕你明知如此,也不能去改它。” “為什么?”朱辰很不解。 朱棣反而平靜下來,耐心的教導著自己的孫子,萬分感慨道:“因為自古以來,這就是個人情社會,祖宗之法大過天,不可逆,不可改,一旦想改,就會有無數人站出來反對你,罵你不忠不孝。” “當初建文帝干得能有當今皇帝好?當今皇帝開創了永樂盛世,可建文呢?他有個屁用,可那也不妨礙文官和百姓罵當今皇帝,因為當今皇帝是賊,是偷了天下的賊啊。 ” “太祖爺規定,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就因為永樂不是嫡長子,卻坐上了皇位,所以才會受天下唾罵,孩子,這些你都明白嗎?” 朱棣很難有這樣耐心的時候,這樣的一份溫柔,在徐皇后去世后,也唯獨給了朱辰一個人。 就連身后默默站著的紀綱都嘖嘖稱奇,換做一般人,敢跟老爺子軸,早就把他一腳踹飛了,可皇爺卻還能詳細的教他這些道理,這就足以看出皇爺有多重視這個孫子。 可朱辰還是不明白,以后世人的思想,他難以理解這個行為。 “我不明白,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錯了就要改,哪有一直錯下去的道理?” 朱辰搖頭道:“更何況,就算被罵不忠不孝又怎樣?只要能把國家搞好,把百姓搞好,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朱棣無奈,語氣提高一些:“你這猴崽子,怎么這么軸?” 朱辰搖頭:“我不是軸,我只是覺得,明明知道開海禁對國家有好處,卻還要繼續遵從祖宗家法,這會害苦了天下百姓的。” “這些流民的命,比草芥還低賤啊。” 朱辰話罷,不由又看向了地里那數百號流民,他們餓成皮包骨,不是他們的錯,是這個時代的錯! 他們難道不努力工作嗎?他們可比那些富商豪紳努力多了。 可為什么最可憐的卻是他們?每天辛苦勞作,卻連一口飯都沒得吃,稍有不慎還會淪為無家可歸的流民,只能等著餓死街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