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長陵被挖,徐皇后的靈體被漢王生生挖了出來。 這件事,使得朝野震動。 同時,應天府內,也嘩然色變。 不知多少百姓,都在唾棄漢王。 現下,人人都對漢王憋著一口氣,整個朝野,上至百官,下至庶民,都在期待著朝廷能狠狠出這一口惡氣。 此次登州之戰,若能成功奪下登州,必將朝野振奮! 朱瞻基此去,也抱著必勝之心。 …… 數日后。 徐州。 這里是兵家必爭之地。 自古以來,徐州的地理極其重要,哪怕是漢王想要打到應天府,也得經過徐州之地。 所以,解縉在處理完蘇州事務后,便馬不停蹄地給朝廷遞了折子,來徐州當知府了。 徐州,現在由解縉鎮守。 此時,徐州衛所內。 五萬大軍已經全部集結! 解縉作為統帥,站在衛所的最前方,望著下方的五萬衛所大軍。 徐州乃重要之地,故此永樂大帝在這屯的兵雖比不上京營,但也是精兵了。 即便做了幾年的農活,這只精兵集結的時候,仍舊整齊,氣勢磅礴。 當解縉站在最前方之時,望著臺下這五萬大軍,眼神中涌動著異樣的情緒:“我解縉一生,可修書,可修歷史巨著,卻未曾想到還能領兵打仗啊。” “青州十萬百姓的冤魂,就由我解縉替你們報仇吧。” “登州,朝廷勢在必行!” 他喃喃著,眼神中的堅定之色越來越濃。 漢王已經奪下山東全境,若是不能在登州打開一個缺口,使得朝野振奮的話,怕是人心會浮動的。 眼下,朝廷急需一場勝仗,來狠狠挫敗漢王的銳氣。 而解縉深刻地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深知自己承擔的責任。 “解學士,蘇州衛到了。”就在這時,一位將士匆匆趕來,登臺向解縉說明。 解縉眼眸一振:“走,隨我一起去迎接他們。” …… 徐州城,這一刻,城門大開。 解縉帶著徐州城內的官員們,就在門口等待著蘇州衛的到來。 不多時,遠處傳來了馬蹄聲。 解縉遙遙看向了遠處,靜靜的等待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