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家里有點細糧是為了打牙祭的,平時舍不得吃,更舍不得拿出來賣。 姜沁走了一趟,和零散的一兩個賣細糧的人摸了摸價格。 這里的大米三毛錢一斤,不要票。 糧站的大米賣一毛七,但是要同等斤數的糧票,而且還是定量的,不能多買。 面粉差不多的價格,但富強粉是最好的面粉,要更貴一些,糧站賣兩毛五一斤。 一等以上的富強粉在糧站沒有,有的只有二等。 但即便二等富強粉,黑市里都沒有賣的。 畢竟太少太稀罕了。 姜沁發現還有賣布票的,三毛錢一尺。 她心思一轉,自己空間里那么多布,完全可以拿出來賣。 買現成的布可比買布票合適多了。 去供銷社買布,普通的棉布要三毛五分錢一尺,稍好的繡花棉布更貴一些,要四毛五分錢一尺。 的確良是這個年代最時髦的布料,就更貴了,一尺要1.5元。 另外還需要相應的布票。 至于嗶嘰布和毛呢,這里都沒有賣的。 估計只有大城市才能買到。 這兩樣姜沁先不打算賣。 姜沁盤算了下,自己的布料都是沒有成本的,但是也不能賣太便宜,否則擾亂黑市的物價,容易被其他攤販排擠,那后續買賣就不好干了。 綜合考慮,她給普通棉布定價五毛,給繡花棉布定價六毛。 考察完畢,姜沁開始擺攤。 她沒有苫布,干脆拿出來一塊最便宜的布料,鋪在地上當苫布用。 然后從空間里把大米白面和布料,擺在上面。 一個小小的攤位就成型了。 wap. /91/91043/20005658.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