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氏詫異地看了韋珍一眼,這還是她第一次受小到姑子的感謝。 黃氏水英是桂縣城里一個秀才家的二女兒,因當年韋春對黃秀才有救命之恩,這才與鄉(xiāng)下人有交集。 韋春第一次見黃水英,便覺得這姑娘清異秀出、美好而不俗,與家里的母親大人有點相像,便一眼就看上了,那赤條條的眼神跟狗看到骨頭似的簡直不要太明顯。 而黃秀才看見韋春這小伙子也不錯,高高壯壯、有情有義有擔當、還挺知禮的,這條件在邊陲之地挺難得。 關鍵韋春是韋義的大兒子,韋義在桂縣一帶是出名的強悍能人,雖然評風不是很好,但這種人容易有大造化,比起城里的小商戶好太多。 于是黃秀才便順水推舟地成人之美,作主將二女兒下嫁給韋春。 然而黃水英并不是這么想的,她做姑娘的時候,家里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算衣食無憂,可父親卻把她嫁到鄉(xiāng)下韋家,做農(nóng)夫的娘子。 而她的姐姐卻嫁到富商之家,丈夫管理著幾間鋪面,不愁銀錢;她妹妹嫁舉人家里,丈夫也是個讀書人,前途不可限量。 誰有想過她的委屈。 最讓人憤憤不平的是,自己十八歲起跟韋春這個造漢子過了七個頭年,育有兩子一女,也算是韋家的有功之臣吧?可在家中的待遇卻并不好。 平日里總有忙不完的活計,庸庸碌碌的,幫一大家子人洗衣做飯,教導孩子,閑暇時還要做針線掙錢補貼家用... 跟以前在娘家過著輕松快樂的日子有如天壤之別,憋屈得她哭過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