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昭在田疇的幫助下,很快把良鄉(xiāng)縣內的五百人補充完畢。 這些人,名義上還是歸劉備這個縣尉負責,征收完畢后,他直接丟給劉備訓練和統(tǒng)領。 這段時間里,劉備開始征兵,現(xiàn)在良鄉(xiāng)城內外,那些閑余的勞動力,基本被他征走,只有八百多人,達不到他想要的千人標準。 楊昭現(xiàn)在想招收部曲,在良鄉(xiāng)范圍內,就算有錢也招不到人。 之前從劉備那邊,他得到的三百二十人,現(xiàn)在還有二百七十一人,加上田豫和牽招二人帶來的同鄉(xiāng),一共三百九十一人。 田豫他們逐漸被楊昭拉攏,不會再到劉備那邊,算是直接挖墻腳了。 對此劉備只是抱怨,看在得到那么多錢財?shù)姆萆?,不再計較,又覺得田豫二人再厲害,也不如自己二弟、三弟。 “我們身邊,連四百人都沒有,部曲太少了,我想回老家一趟,帶陣亡兄弟的錢財回去的同時,再幫縣令長招攬一批同鄉(xiāng)回來?!? 牽招提出自己的建議。 田豫也有差不多的想法,何況他們離開一段時間,得回去看一看,給同鄉(xiāng)的親人,一個交代。 楊昭贊同道:“可以啊!我等會再給你們一些糧食,帶回去給陣亡兄弟的親人,另外把他們的名字和住址記錄下來,以后只要我還活著,還有錢,每年固定讓人送一筆錢回去給他們的親人?!? “真的?” 田豫驚喜地問。 牽招擔憂道:“其實縣令長給的錢,已經遠超過朝廷給的,如果每年再讓人送錢回去,這筆花銷很大!” 這筆錢不是普通人能給得起,楊昭只是個普通的縣令。 如果是一兩個人,每年的開支還不算多,但是數(shù)十人就是一筆巨大的數(shù)目。 以后每打一仗,都會死數(shù)不清的人。 開了這個頭,豈不是得一直給錢,哪怕是世家最后也吃不消。 “沒所謂,你們先這樣安排?!? 楊昭提出如此做法,目的在于收買人心,得民心,但是前期的他,要民心和人心沒啥用處,只是想在良鄉(xiāng)試行這種想法。 算是個試點。 到了中后期,他擁有地盤,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得到民心和人心,快速形成一批,忠于自己的百姓。 但這也是個構想,后期想實行起來,首先需要有錢。 很多很多的錢! 以及糧食。 在良鄉(xiāng)試行這個計劃,就是直接給錢,如果以后大規(guī)模實行,得對這個計劃不斷優(yōu)化,增加相應的條件。 能不能成功,楊昭還不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