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了薊縣,又過去幾天。 劉備終于風塵仆仆地趕來,在薊縣的驛館內,和楊昭他們見面,首先便問:“師弟現在怎么樣?我要不要去見孔使君?” 楊昭知道他擔心功勞的問題,解釋道:“師兄的功勞,我已經全部上報,當時云長和翼德在旁邊看著,如果師兄不放心,可以先去拜訪孔使君,接下來要做什么,還得等陛下的詔令。” 劉備哈哈笑道:“我當然相信師弟,對了公孫師兄何在?” “玄德,我在這里!” 公孫瓚正好就在驛館里,剛才和楊昭聊兵法、謀略等事情。 兵法方面,楊昭只在盧植那里學過,算是初學者,懂的不是很多,但是他比這個年代的人,多了一千八百多年的知識,吹起牛來,讓公孫瓚贊嘆不已。 “見過師兄!” 劉備整了整衣冠,隨后拱手一禮。 公孫瓚笑道:“玄德快進來坐,今天我們師兄弟三人,算是團聚了,我有好久沒去過洛陽,老師還好吧?” 劉備說道:“老師身體很好,師弟說我們這次應該能去洛陽,公孫師兄不和我們一起?” “不了!” 公孫瓚鄭重道:“孔使君大概會被召回,幽州剛經歷戰亂,如果無人鎮守,怕會出問題,我必須留下來,清剿張舉等人的余孽,你們替我向老師問好。” 劉備佩服道:“公孫師兄大義!” 他們師兄弟三人,算是在薊縣的驛館小聚。 隨后公孫瓚為劉備準備了一個房間,暫時住在驛館,等陛下的詔令到來,才知道要不要去洛陽。 按照楊昭的推斷,他們立了那么大的功勞,是必須去一趟。 敘舊結束,劉備從身上,拿出一份塞在竹筒里,還用蠟封口的書信,道:“師弟,這是田子泰讓我轉交給你的。” “麻煩師兄了!” 楊昭送走劉備,打開蠟封,取出里面的絲絹,只寫著一個字——好! 田疇這個回復,就是同意楊昭的安排。 但是只回復一個字,他擔心劉備會偷看吧? 一個好字,就算劉備偷看了,也猜不出什么意思。 看完之后,楊昭用油燈,把絲絹給燒了。 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們暫時不回良鄉,不過楊昭通過孔融為田疇請功,安排好要將田疇提拔為良鄉縣令的事情。 良鄉的人口,早就超過萬戶,幽州有了備案,田疇現在是真正的縣令,而非縣令長了。 等待的時間,過得特別漫長。 不知不覺,來到中平五年的十一月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