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游俠歸來-《三國:我殺敵就能變強》
第(1/3)頁
“文優(yōu)說得很對。”
“如果主公想治理土地,確保收成。”
“一來可以增加水利,開挖溝渠,開溝排鹽,這是北海原有的做法。”
“二來可以用文優(yōu)提的方法,以淤泥形成淤田,改善土壤。”
“這樣做或許有效果。”
賈詡說道。
他們都沒提到,種稻洗鹽法。
大概是華北平原,不適合種植水稻。
楊昭覺得這些還是不夠穩(wěn),開溝排鹽和淤灌壓鹽兩個方法,對河流的依賴有點高,另外還要判斷雨季、豐水期等,雖然這些時節(jié),有大致固定的日子,但大自然的變數(shù)太大,需要有其他方法輔助補充。
“土壤的事情,我會想一個方案,到時候你們幫我完善。”
楊昭又道:“文優(yōu)說的,我會采用,現(xiàn)在還不到耕種時節(jié),暫時還能往后放一放,先準備征兵的事情,麻煩兩位了。”
“主公客氣了!”
他們齊聲說道。
既然楊昭這樣說了,他們暫時放下屯田的問題,忙碌征兵。
楊昭讓他們下去忙活,然后在考慮要征兵的同時,還得回無極縣見一見甄儼,準備好來北海制鹽,以及籌備糧草。
依靠甄氏的糧草,只是暫時的。
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北海郡,適合種植糧食,得到豐收。
“過幾天再去無極縣,先把方案寫出來吧。”楊昭心里又想。
他找來筆墨硯,慢慢地磨墨,再讓人送來一些空白的竹簡,看到這些竹簡的時候,心里又浮現(xiàn)出一個穿越者必備的技術(shù)——造紙術(shù)。
東漢時期有紙了,但不支持書寫,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穿越者,以后還要統(tǒng)治屬于自己的地盤,造紙術(shù)是必須改良,另外還有印刷術(shù)。
這些有利于文化傳播,打破世家門閥對文化的壟斷,鞏固統(tǒng)治。
“到了無極縣,再研究造紙。”
楊昭想著想著就跑題了,連忙把思緒帶回到農(nóng)業(yè)上面。
記得以前上地理課,老師講述鹽堿地的時候,也說過一些古代的治理方法,除了開溝排鹽和淤灌壓鹽,還有深耕深翻、壓沙蓋草等等。
他只能根據(jù)自己還記得的知識,加上小時候在農(nóng)村長大,和長輩一起務農(nóng)的經(jīng)驗,盡量地寫出來。
除了這些方法,還有施肥也不可少。
古代沒有化肥,但有機肥還是可以制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福州市|
长春市|
莲花县|
绥芬河市|
东丽区|
会宁县|
襄垣县|
井冈山市|
夏邑县|
南木林县|
乌拉特前旗|
登封市|
云龙县|
科尔|
托克逊县|
利川市|
镇康县|
石屏县|
漳浦县|
中宁县|
濮阳市|
武威市|
扶余县|
拉萨市|
察雅县|
玛沁县|
比如县|
山东省|
文昌市|
肃宁县|
保德县|
枣强县|
榆林市|
乃东县|
安岳县|
滨州市|
公主岭市|
南充市|
呼伦贝尔市|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