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焦和陣亡的消息,其實也傳出去,青州各郡皆是大驚,但他們沒有做什么,也知道楊昭最后控制了齊郡,似乎要有得到青州的意思。 他們很清楚,自己不是楊昭的對手。 正如賈詡分析的那樣,千乘和濟南二郡,首先投降。 平原郡想要反抗,但是陳到他們,集合兩郡的兵力,渡過黃河,攻打平原,最后拿下全郡,殺了原太守,再立一個太守。 西部三郡,用最快的速度拿下。 楊昭再出兵,往東部的東萊、膠東鎮壓,首先兵臨膠東,不過他先禮后兵,讓人送去勸降書,如果不愿投降,再出兵攻打。 膠東太守見楊昭氣勢如虹,不想反抗,直接出城歸順。 楊昭接受了投降,再接管膠東的一切,然后往東萊殺去。 東萊太守沒有掙扎,想都不想就投降了。 “主公,我們可以聚攏各郡的兵力,全部轉變成我們的青州兵,從各郡太守的手中,奪取兵權,才算是控制青州全境。”郭嘉建議道。 漢末亂世,地方的兵權,不僅一州之主擁有,郡里的太守也有兵權。 楊昭當北海太守的時候,手下的兵權,和焦和一點關系都沒有,聽了郭嘉的建議,又想到漢末的割據情況,同意道:“奉孝說得對!” 然后他直接搶兵權,把各郡的兵,收攏起來,變成自己的。 各個郡里,以后的稅收,全部集中到臨淄,再通過臨淄統一分配到地方,無論是軍事、財政,還是內政,都必須掌握在手里。 有敢不服從的,出兵將其打服。 楊昭又安排李儒,在各郡推廣治理土壤的方法,曲轅犁、漚肥等,開始在全州的范圍里推廣,各種政令不斷地傳下去。 青州各郡的太守沒辦法,兵權被奪走了,唯有服從。 不服從,就是死。 至于各郡里的駐軍,楊昭以后會安排都尉,進駐各郡。 兵權和郡守,再無關系。 軍權和內政,徹底分開。 “都尉和郡守,一個負責領兵,一個負責內政,級別相同,相輔相成,互相監察。”李儒建議道,“主公的底蘊不深,前期想盡快降低各郡太守的權力,唯有讓郡內軍政分離,方能加強控制。” 他這個建議,楊昭采用了。 穩定了青州的局面,楊昭這才讓許褚回去,把家人和太后他們,接到臨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