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戰船很快,進入長江口,來到武進的外面。 “那是誰的船隊?” 武進的士兵,突然看到有船只靠近,同時往江口看去,只見船上,懸掛著“漢”字大旗,旁邊還有一面“楊”字的旗幟。 兩面旗幟,迎風招展。 五十艘大船,氣勢如虹地駛進長江。 馬上有一個副將喝道:“不好,漢軍船只,是北邊楊昭的戰船,快去擂鼓,通知將軍,快把我們的戰船調集起來,快!” 轟隆隆…… 一陣鼓聲,響徹了海岸。 武進的士兵,聽到了鼓聲,趕緊來集合。 這里的守將,連忙跑出來,往江面看去,看到那些旗幟時,眉頭一皺,感覺要出大事了,首先安排了十多艘停靠在岸邊的戰船駛出江面。 這里就是長江邊上,無論是渡過長江,還是水上作戰,都需要船只,從丹陽到出海口,停靠有上百艘江東戰船,有大也有小。 江東地區的造船業,自然要比青州發達很多。 根據《三國志》記載,東吳發展到最后,有戰船五千多,規模最大的戰船,最多能乘坐三千多人,現在東吳還沒有開始發展,但是臨近海面,依靠長江,能用的戰船已經不少了。 十多艘戰船,首先從武進駛出,攔截在楊昭的青州戰船之前。 其他地方的戰船,得到調令之后,快速調動,伴隨著武進的戰船,從長江的南岸攔截過來,很快又來了數十艘船。 聲勢浩蕩! 這種水上作戰的場面,楊昭在渡河攻打冀州之后,還是第二次面對,更別說是海外小國來的狗尾修。 看到如此規模龐大的水戰,狗尾修瞪大雙眼。 “真不愧是大國!” 他震撼地在想,來一次大漢,才能認識到,邪馬臺有多渺小。 甚至整個群島,都很渺小。 連大漢的一個郡都不如。 “打!” 楊昭看到敵人的戰船逼近,馬上下令發起進攻。 紅色的令旗,舉起揮舞,命令傳下去了,各艘戰船上的令旗,隨之舞動而回應和傳遞,得到了攻打命令的水上士兵,把三弓床弩準備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