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不攔截楊昭,讓其長驅直入,殺到鄴城之下,又如何是好?” 辛評堅持自己的意見,必須半途攔截。 郭圖的想法,又不一樣,上前道:“我們鄴城,城墻高厚,只要做好防御的準備,要抵擋楊昭,應該沒問題,如果出戰,基本是領兵去送死,這樣很不妥。” 辛評又說道:“下邳也是城墻高厚,最后不也是被楊昭攻打下來了?” 郭圖想了想,反駁道:“世子應該傳消息給主公,派部分兵馬回來增援,只要守住鄴城,再從城外,以增援的兵力突襲楊昭,鄴城的危機可以解除。” “公孫瓚來勢洶洶,我們兵力本就不多,主公得抵擋北邊的侵入,哪里還有足夠的兵力支援?何況楊昭的兵力也不弱。” 辛評高聲說道:“一定不能讓楊昭兵臨城下!” 郭圖搖了搖頭,又道:“我們就算出兵去阻攔,也打不過楊昭,何必去送死?” “好了!” 他們還要爭吵,但袁譚聽了,不禁心煩意亂。 不僅袁紹抵御公孫瓚的兵力不足,就連鄴城的守衛,也不是很多,城內大概還有兩萬多人。 整個魏郡,剩下所有士兵的數量,也不過三萬人。 楊昭一來就是八萬大軍,這還能怎么打? 袁紹從冀州和并州,還有占據了河內之后,三個地方拼湊了不到八萬人北上,已經是他們的極限,和公孫瓚相比,差距還是很大。 這場仗,基本是毫無懸念,必敗無疑。 “許先生,怎么辦?” 袁譚喝止了他們二人,把目光落在一旁的許攸身上。 許攸微微作揖,想了片刻道:“應該集合魏郡所有兵力,死守鄴城,出戰的可行性不大,就怕會全軍覆沒,連退回鄴城都做不到。” 郭圖附和道:“子遠說得對!” 辛評還要為自己的計劃,做最后的解釋,但是袁譚更傾向于郭圖的計劃,聽到許攸也同意了,果斷地說道:“傳我的命令,堅守鄴城,另外盡快把這里的消息,送去給父親。” 辛評沒辦法,只能放棄了。 于是鄴城范圍內,軍民忙碌起來。 下邳一戰,陶謙是怎么守城的,他們都聽說過,趕緊復刻陶謙的方法,直接抄作業,增強各種防御措施。 擔心守衛的士兵不夠,袁譚還不斷地在城內征兵。 要求那些世家,派出家中部曲,支持守城,一共又讓他集合了一萬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