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能繞過烏桓人的防線,我們更應該打。” 張遼很肯定道:“我們打的,不僅是敵人防線的后方,還可以把烏桓人的柳城給拿下,如果主公有所顧慮,請給我三萬人,我獨自領兵出戰,如果戰敗,提頭回來見主公。” 這一戰,他很有信心。 覺得一定能勝。 “張將軍請三思!” 田豐分析說道:“如果通過舊路,繞路進入遼東,我們就是孤軍深入,一旦有所失利,將會是全軍覆沒,損失慘重。” 徐晃贊同張遼的建議,反駁道:“還沒出戰,田先生就想著戰敗了?上一戰烏桓陣亡近十萬人,兵力肯定削弱了很多。我們通過舊路深入敵人內部,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我認為不會失利,我也愿和文遠一起出戰!” 呂蒙附和道:“屬下認為,張將軍說的很對。” 張郃高覽他們,也是如此認同。 認為能出戰的人,比起田豐他們,想要撤退回去,保存實力的,要更多。 田豐看到這里,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再反駁。 “鮮于將軍,明天開始,你帶影子的人,先去走一趟那條舊路,打探清楚所有的地形和情況,如果舊路可以通行,我們就通過此處出戰!” 楊昭自然也是主戰的人。 打都打到這里,糧草武備,準備就緒。 如果現在撤退,下一次再來攻打,會麻煩很多,消耗也更大。 何況曹操能夠打贏這一戰,他自信也可以,續道:“這一戰,由文遠來負責,可能勝任?” 最終干掉蹋頓的正是張遼,還是他揚名的一戰,楊昭可以放心地交給他去打。 “完全沒問題!” “屬下在此,立下軍令狀,如果有任何失利,提頭來見主公。” 張遼很自信地說道。 對這一戰,他信心十足。 “同時傳出消息,就說現在雨季,不適合通過平原,我們決定在十月份再發起進攻,讓烏桓人知道,減弱他們的警惕,再假裝撤退。” 楊昭繼續說道。 外面大雨滂沱,烏桓人也料定了,楊昭不敢通過泥濘的平原。 恰好又傳出消息,楊昭要撤退,烏桓人聽了絕對不會懷疑,認為楊昭真的會退,那么警惕肯定沒有之前的高,能真正地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