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惱火地吐槽在周云柏林獲獎以后,就突然跟消失了一樣,再也不見人影,之后得到消息,原來周云已經偷偷回《花城》拍攝劇組去了。 然后,這個記者就郁悶地開始吐槽了。 大意是,周云拿獎之后,有義務接受記者們的采訪,她不僅僅是一名演員了,她還是一個巨星,所有人都想要看到她的采訪,她這種把其他人扔到一邊、自己悶頭進劇組拍戲的行為,是對整個傳媒行業的不負責任。 這種讓人啼笑皆非、比碰瓷還碰瓷的文章,平時都有很多,但一般掀不起什么浪花來,偏偏這一篇文章卻惹人關注。 因為這篇文章發出來以后,有一個業內的大咖轉發這篇文章,說了一句:“其他的觀點不認同,但是,一個做到周云這種級別的巨星,所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她自己了,她自己也許不認可,但是,她的確有義務去反哺這個將她托起來的行業。” 這段發言被很多人懟。 現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年輕人,非常厭惡奉獻、感恩這一類的詞語,并非是不愿意,或者做不到,而是厭惡某一類人群在這些詞語上的添油加醋、別有用心,奉獻也好,感恩也好,成為了一種別人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你的硬性束縛。 結果,就開始了罵戰。 兩邊都有人說,都有人罵,你來我往。 網絡世界,尤其是社交平臺,一旦出現對立,那就跟雪崩一樣,很難收得住。 周云在劇組拍戲,看到網上的罵戰,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很無奈。 跟她沒有關系的事情,但卻把她卷入了進去。關鍵是,周云覺得這些事情卷入得很沒有意義。在她看來,全是無謂的爭論。 喻楚還說呢,人紅是非多,太紅了也麻煩,被人當靶子打。 周云:“你就別看我的熱鬧呢,我現在煩死了。” 喻楚:“這種事情,你就當沒看見唄,反正吵不了幾天,他們自己就結束了。” “雖然說眼不見為凈,但是這種事情,我裝沒看見,還是有很多人來提醒你。”周云說,“你猜有誰給我打電話了。” “誰?” “京洞天,他跟我說,現在網上輿論這么多,讓我回應一下,安撫一下大家的情緒。”周云無語地說,“這種時候讓我出面回應,安撫大家的情緒,不是把我往火上拱,不過這也不是重點,重點是,他也太喜歡管閑事了,什么事都要管一下,我不能理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