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蹲大獄(二)-《加持年華》
第(1/3)頁
“你私自強行攤派每個員工集資500元,就是違反了國家的金融政策……非法集資就是犯罪!”
“同志,我們店員工集資是本著自愿的,不是強行攤派;每個員工最多只能集資500元,這是為了改善店里的流動資金不足的現狀,也是為了凝聚店里職工之心及認同感、歸屬感的方法,而且集資的錢一直在店里的賬戶上,沒有詐騙的實質,怎能算非法集資呢?……”
范建新開始向這些審訊人員普法,侃侃而談:
“非法集資,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罪名,刑法上的非法集資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范建新在搞集資前,就看了相關的法律條文。他們店連后招收的臨時工在內,也只有二十幾人,作為一個集體性質的商店,吸收公眾存款達一百五十戶以上才能往這一條上靠。
……
第一次審訊,終于在審訊者倍感疲勞和沒有實質性結果中結束。范建新也體會了什么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古話。
范建新被關在派出所一間臨時的拘留室里。
他被推進拘留室,看到里面還有三個被拘留的人。
一個因調戲婦女被抓進來的,另外兩個是扒手。
范建新有點無奈,前一世,他過的很不好,很窩囊,很糾結……可從沒有被關進公安機關。
這叫什么事??!
后世的派出所是禁止設置拘留室的,像他這樣的經濟案件,也不會使用手銬,更不會被審訊人員毆打……
這一切,都是時代的局限性。
這些審訊人員,最終會怎樣給他定性,范建新也沒有底。
兩個月前,范建新的記憶在臨河省的水埠鎮因第二次車禍而“撞擊”回來,人就像是來到了電影里刻意“做舊”似的八十年代的場景里一樣,周圍的一切感覺既陌生又熟悉。
場景里的人物和事情,卻是鮮活的,真實的,而只有他卻像穿越了時空一樣。
他從最初的詫異、不解,很快就感到慶幸!
他重生了。
他偷盜了光陰。
他的靈魂加持到三十幾年前他還年輕的身軀中。他擁有了上帝的視角,擁有了先知的睿智,擁有了生活的底牌……
他當然想有個精彩的人生。
可,僅折騰近兩個月,他就被公安人員收審了。
范建新蹲在拘留室地上,背靠著墻,臉色深沉,眼神游離,頭腦中卻開始思考此事的前因后果。
他想到了楊淼。
這一世,他一再避免與楊淼的接觸,可冥冥之中似乎有只無形之手,總是想把他與她往一塊湊……
真是陰魂不散啊!
他有些唏噓,有些感慨,難道這世上真的存在孽緣一說?
前世,他離婚的時候,才徹底的了解了楊家。
今世,正是他頭腦中留有這段記憶,他想遠離楊家的人,不愿意接觸楊淼。從本心上來說,哪怕是讓他與楊家人虛以委蛇,與那楊淼逢場作戲,甚至白嫖,他也不愿意!
但,他還是理性的選擇找楊銀建承包了躍進面粉廠的糧油商店,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沾染上楊家。
他的非凡的經營能力,賺錢能力,必然引來楊家和楊淼的關注。
當他在楊淼遞過來的情書上,寫上三個紅色的大“滾”字,他就為關進這里,播下了種子。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他會不會被判刑,他也不知道。
他被關到這里,楊銀建不可能不知道,他想。按照現在的體制,他作為一個國營大廠的廠長,廠里的職工,哪怕是個臨時工,被執法人員帶走,是要經過廠領導的,廠保衛科應參與的。
何況,他還是一個廠里任命的糧油商店的副主任。
保衛科的人員他沒見到,只見到楊磊和劉助理帶著的執法人員和一群如餓狼般的門市部職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板桥市|
渝中区|
敦化市|
阳朔县|
菏泽市|
邵武市|
上虞市|
马公市|
遵义县|
靖江市|
库伦旗|
女性|
贵州省|
饶平县|
龙井市|
洛扎县|
厦门市|
安塞县|
福清市|
锦屏县|
临海市|
南澳县|
元朗区|
昌邑市|
温州市|
扎囊县|
辽宁省|
营山县|
达日县|
平和县|
开远市|
宜良县|
彰化市|
陇南市|
洪洞县|
五莲县|
津市市|
贺州市|
资中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