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多謝總兵老爺恩賞!”阿蘭說完一個響頭磕到地上。 “你去罷!” 這名被阿蘭稱做總兵的男子名叫黃祺林。黃祺林其人在大明默默無名,但是在北婆羅洲卻是個大名鼎鼎的風云人物,黃家也是本地最有權勢的華人家族。 按照黃家自稱的歷史,他們的祖先黃森屏是云南騰沖衛總兵,洪武年間受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出使婆羅洲,最后落腳在此的。當然大圖書館的研究資料認為,他們應該是元末的西南地區的難民,為了躲避戰亂,南下出海的。和朱元璋沒什么沒關系,黃森屏也不是什么大明總兵--這個官職在明初還不存在。 黃森屏的移民團體很大,除了他的家族之外可能還有許多同鄉故舊,有數千人之多。他們從云南南下,經過緬甸,渡海前往婆羅洲--也就是舊時空的加里曼丹島。 他們在東加里曼丹的一條大河河口登陸時,精疲力竭而發生了船難,有的人折斷了手臂。當地的土著就把此河為“基那巴唐岸河(kinabatangan)”,即“中國人斷手”之意。黃森屏抵達這里之后,整合了斷手河流域的華人力量,建立起獨立的小政權。 位于斷手河偏北的地區是國力衰微的渤泥國。這個渤泥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隋代的史書上就有入貢的記載。此時其南受印尼素丹國室里佛室的控制,經常被要求向其進貢的,東常受菲律賓南部蘇祿素丹國的侵擾。國勢危如累卵。 新即位的渤泥國素丹馬合謨沙(sultanmuhammadshah)看到華人先進的農業生產能力和強大武裝力量后,決定向黃森屏求援。為了締結盟約,馬合漠沙先是把女兒嫁給了黃森屏,贈予黃森屏“maharajalela”(麻那惹加那乃,相當于歐洲的“副王”)稱號,爾后馬合謨沙又讓自己弟弟艾哈邁德娶了黃森屏的妹妹黃元麗,贈給她“中國人斷手河公主”的稱號,兩個政權因統治者之間的聯姻而結成了緊密的同盟,這次結盟最終把渤泥國從滅亡的深淵拉了回來。華人也逐漸從斷手河流域擴展到加里曼丹島北部。 1402年,蘇丹馬合謨沙去世,兒子阿布杜·馬吉德·哈桑(abdulmajidhasan)繼位,由黃森屏和馬合謨沙的哥哥特曼貢親王(pengirantemenggong)監國攝政。1406年阿布杜·馬吉德·哈桑去世后有兩年大空位期。在這兩年期間,發生了一系列政治斗爭,最后傾向于黃森屏的艾哈邁德(ahmad)壓倒特曼貢親王繼位,成為渤泥史上的第二世蘇丹。1408年,黃森屏率使團朝貢。在《明史》中留下了記載。 黃家在婆羅洲已經度過了二百多年,承襲了十二代,家世依舊顯赫。南渡而來的福建移民源源不斷的拓展開發著婆羅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魔鬼卻始終盤繞在他們的頭頂--瘧疾,可怕的瘧疾。四年前的一場大災疫掃平了長寧神山腳下的五個華人村寨,剛來婆羅洲沒幾年幾千福建移民幾乎全軍覆滅。直到現今那一帶地方也沒能恢復元氣,而作為北渤泥華人地區的實際統治者黃家,防治瘧疾一直都是頭等大事。 這些年來,黃家一直在試圖找到治療和預防的措施。各式各樣的偏方也用過不少,歐洲人的、中國人的、土著的,只要號稱有用的他們都用過,但是沒有一種真正起效。很多外來的移民在幾年內紛紛得上瘧疾死去。 雖然也有一部分人平安無事,但是這樣的死亡率,對于任何統治者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瘧疾的施虐,原本開發出來的土地又再次被拋荒,重新被林莽所占據…… 阿蘭搞到了號稱可以治療瘧疾的藥水,希望這次他不是空歡喜一場。不過澳洲人從來都能給人帶來驚喜或者驚嚇,或許這次也是如此。 “世東,一會你親自去看看分到藥水的各家情況。按照阿蘭的說法,一個半時辰就能起效。到時候你去看過了,立刻就來回報我。 “爹,再過一個半時辰就是子時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