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節(jié) 城下之盟-《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第(2/3)頁

    “芭蕉才能提取多少纖維?這要砍多少樹?”

    “報告首長,大概要砍將近二百棵芭蕉才能制成一件芭蕉布琉裝……”

    “真不環(huán)保,跟管林業(yè)的老吳一路人。”趙彥昊嘟囔了一句。不過目前元老們穿的衣服都是印度和松江產(chǎn)的棉布或者荷蘭亞麻布制成,買點輕便的芭蕉布做點特供休閑衣服什么的也是不錯選擇,于是他決定在購買的清單后面鄭重其事地寫上了“芭蕉布”三個字。

    實際上芭蕉布在海南島也有出產(chǎn),是黎人村落輸出的土特產(chǎn)之一,不過并未形成規(guī)模,在市場上也是偶然才有。趙彥昊不知道自家也有這東西。

    蔡澤送來慰問品后,一周多的時間都沒有琉球官方人員前來。倒是有些膽大的琉球人紛紛劃著小船過來賣起東西,賣的都是些番薯、柴火、蔬菜、魚蝦、布匹之類不怎么值錢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有些琉球人甚至拿了些黑糖過來——黑糖和紅糖除了顏色外,成分大致相似。黑糖的制法是一個叫做麻平衡的琉球官員在十幾年前引入琉球的,這位麻平衡還引進了棉花,推廣了番薯,在后世被譽為“琉球五偉人”。

    雖然后世琉球人對他評價非常之高,黑糖在原來的時空也是琉球最重要的外貿(mào)產(chǎn)品,在薩摩統(tǒng)治時代更是完全由薩摩藩把持黑糖的貿(mào)易。趙彥昊卻對這位目前還在朝中發(fā)揮余熱的“琉球版神農(nóng)”引進的農(nóng)產(chǎn)品一點不感興趣——文同還指望把雷州的白糖賣到琉球和日本去,買這些和紅糖差不太多的半成品回臨高價值并不高。

    當趙彥昊下令讓水手拿出松江棉布和雷州白糖的時候,他幾乎聽到這些琉球人心碎的聲音。不過趙彥昊還是讓水手用少量棉布和白糖交換了琉球百姓手中的琉球絣和黑糖——總要帶回去點特產(chǎn)送給元老們不是?這些琉球人倒也是千恩萬謝的拿著布匹和白糖回去了。

    趙彥昊其實想用大米換特產(chǎn):元老院在廣州發(fā)行銀幣,白銀庫存不算多,一般不允許外貿(mào)流出。而大米則是琉球國王送的,趙彥昊覺得恐怕一時吃不上,就打算直接轉(zhuǎn)手賣掉買點特產(chǎn)。然而大米卻很少有人收,一打聽才知道琉球為了多收大米上繳薩摩藩,除了王室和高級士族,禁止平民食用大米,平民大多食用雜糧,甚至以蘇鐵的果實為食物的。因為不敢吃,所以除了一些士族外沒人敢收大米。

    “琉球國比偽滿洲國做的還過分。”趙彥昊很是替琉球人不平。不過和琉球的民間貿(mào)易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這次行動的貿(mào)易對象主要還是琉球王室及其背后的薩摩藩。因此趙彥昊解救琉球人的口號其實對于元老院來說喊得響亮,但是暫時排不上什么用場。

    在琉球人前來做小生意的時候,鄭玶提醒趙彥昊岸邊人群中恐怕有薩摩藩的目付——至少趙彥昊在望遠鏡中看到有留著月代頭的日本武士偷偷摸摸的混在岸上人群中四處張望。不過對于日本人威逼利誘來的上船做買賣的琉球細作,他倒是不是很在意——琉球人只能排隊上甲板,交易完成后就被從船上“請了下去”。趙彥昊不覺得琉球人能看出什么名堂,不過還是讓大部分船員武裝好站到甲板上警戒,以示元老院“天朝上國”的軍威。

    不過琉球官方遲遲不再回信,趙彥昊倒是有些等得不耐煩。這效率也太低了!正當他和徐良、鄭玶還有特偵小隊的小隊長,一個叫李仁軍的歸化民一起研究怎么像佩里那樣幾個人武裝游行到首里城門口蹭琉球國王一頓飯的時候,負責瞭望哨位上的水手就跑過來報告——幾艘小船朝馭風號劃了過來。

    趙彥昊拿起望遠鏡朝幾艘小船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小船上除了掛著琉球王國的巴字紋旗幟之外,還懸掛著黑底白丸十字紋的旗幟——趙彥昊玩了不少戰(zhàn)國游戲,倒是很快認出了這面旗幟的主人:薩摩藩島津家。

    “要來的終于來了,”趙彥昊努力讓自己的心境平復下來,做出一副深沉的表情。“請薩摩國司與琉球國王的使者上船。”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凤冈县| 方城县| 炉霍县| 长垣县| 吴桥县| 汉寿县| 阳高县| 丹棱县| 阿合奇县| 苏州市| 福清市| 中方县| 通化县| 天峻县| 正宁县| 始兴县| 招远市| 沙雅县| 台东县| 永川市| 湛江市| 阿图什市| 莫力| 泗洪县| 哈密市| 宜城市| 新余市| 正安县| 通州区| 郎溪县| 高要市| 方山县| 罗甸县| 富阳市| 特克斯县| 兴安县| 珠海市| 连云港市| 迭部县|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