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人接著深入的聊了一些如何在琉球推廣農業種植、增加琉球現有的瓜果蔬菜品種之類的話題。麻平衡其實更關心的是如何增加琉球的糧食作物--或者說能果脯的作物產量。 琉球被薩摩征服之后,雖然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獨立,但是經濟上完全被薩摩所控制。薩摩藩在釋放尚寧王之前,不但強迫琉球割讓了喜界、奄美等五島,還對琉球全國進行了“檢地”,將琉球的“石高”定為十二萬三千石。其中割占的北方五島的三萬五千石收為己有;南部的八萬八千石,每年還要向薩摩繳納八千石。五萬石是琉球王自用,其余作為百官俸祿。 不但如此,薩摩藩還強迫琉球每年進貢大量的貢品,琉球為了滿足進貢的需求,不得不在全國實行人頭稅制度。在如此強度的壓榨之下,琉球的糧食供應一直不足,百姓長期處于慢性饑餓之中,只能依靠紅薯勉強果腹。因此麻平衡對增加糧食供應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 吳象賢看兩人聊得火熱,自己卻一點也不懂得農業,在一邊插不上什么話,顯得有些尷尬。趁著兩人說話的間隙,才作揖說道:“恕下官無禮,敝國雖知大宋乃天朝上國,卻不知大宋澳洲行在今在何方?” 麻平衡暗想這羽地按司到底是年輕氣盛,也不知會不會惹惱了使者——不過他本人倒也很好奇這個“大宋”到底是何方神圣。 “請看。”趙彥昊讓趙葵拿來一卷臨高版的《四洲志》同款的亞太地區地圖。 “哈呀?”吳象賢大為驚訝,這地圖繪制的太精美了!而且涉及范圍之廣,遠遠大出了他的想象,吳象賢只能徒勞地在地圖上尋找“琉球”二字。 “琉球本島在這里,這是奄美大島,這是八重山。”趙彥昊指著圖上的幾個小點說道,接著用指甲在九州最南端用指甲蓋劃了一個小圈,“這是薩摩藩。”又把手向下一指,放到了被標記在錯誤的地點,地形也完全不符合現實的澳洲大陸,“這就是澳洲行在所在了。” 吳象賢幾乎震驚地說不出話來了,被冊封使叫做澳洲的大島看起來不僅百倍于薩摩藩,甚至比地圖中的大明還要大上一圈。 “崖山之后,先祖舉族浮海,至南海萬里外人跡不至之處,遇一大洲,洲中有一大澳,故名澳洲。先祖登岸之后,重建中華,先祖思亡國之痛,在于高談空論,故不興科舉,而重自然科學,如今已有十世。傳至今世,我等因思故土,故以王侍中、馬中書為首,北還神州。” 趙彥昊指了指海南島、廣東省、臺灣島的南部、濟州島。 “這也是我大宋領土。” 吳象賢看到地圖上的高雄所在,不由大吃一驚。“不想上國居然與敝國的與那國島如此相近。” “乘我國之大船,到琉球不過三天的航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