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糧倉-《一切從尋秦記開始》
第(2/3)頁
巴蜀地區(qū)的畝產(chǎn)比中原地區(qū)高好幾倍,在后世被稱作天府之國,天府之國的意思,正是天子的糧倉!
而關中平原作為周朝的龍興之地,在唐代之前,都有自古得關中者得天下的美譽,其農(nóng)業(yè)發(fā)達自是不必多提!
而這兩塊地方的產(chǎn)糧能力,在近十年內(nèi)還分別進行了兩次革命性的大升級--分別是公元前256年,即今年將在巴蜀完成的都江堰工程,和公元前246年,即十年后將在關中平原興建的鄭國渠工程。
都江堰工程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鄭國渠工程為關中平原的鹽堿地創(chuàng)造了四萬余頃的良田。
正是這兩塊升級后的主要產(chǎn)糧地,保證了秦國強大的產(chǎn)量能力,讓秦國能夠在兩場驚天大戰(zhàn)的巨大損耗之后,用十年不到的時間,不僅完全恢復了巔峰時期的國力,其后甚至還能一步一步地超越了最鼎盛的時期的糧食儲備,真正擁有了吞并天下的胃口!
斷糧倉之策,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在合縱軍攻秦的過程中,拉攏巴蜀,慫恿其配合合縱軍的攻勢,在秦國的背后捅刀子,趁機造反獨立!
雖然巴、蜀滅亡至今不過短短六十年,其間蜀國甚至還有過三次造反,但秦國畢竟在巴蜀地區(qū)控制經(jīng)營已久,積威之下,慫恿巴、蜀獨立并不是一件容易達成的事情,因此如果陸云舟能夠通過琴清,和巴郡第一家族琴家聯(lián)盟,對拉攏巴、蜀的地方性力量,絕對能起到關鍵性的助益!
司馬錯曾進言秦惠文王:“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并矣。”
巴、蜀不僅經(jīng)濟富饒,地理位置同樣十分關鍵,是秦國謀攻楚國的必經(jīng)之路,巴、蜀一旦獨立,秦國不僅會失去一大產(chǎn)糧要地,恢復能力大打折扣,而且至少在百年之內(nèi),必將失去吞并天下的可能性!
而齊國作為距離秦國最遠的國家,秦國一旦失去了吞并天下的可能性,至少齊國相應地也就安全了!
當然,巴、蜀獨立只是斷糧倉一策中的一環(huán),而斷糧倉之策也只不過是陸云舟全盤計劃中的一步,陸云舟所求的,遠遠不可能止步于僅僅讓齊國獲得安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当涂县|
青州市|
长汀县|
仁化县|
西畴县|
曲水县|
凯里市|
铜鼓县|
桦南县|
胶南市|
深州市|
乳源|
西昌市|
遂平县|
五常市|
朝阳区|
沙田区|
延边|
象山县|
太保市|
武城县|
双鸭山市|
子洲县|
十堰市|
台安县|
南江县|
中卫市|
青岛市|
应城市|
舟曲县|
泰兴市|
西吉县|
政和县|
军事|
宝清县|
丹阳市|
内黄县|
新晃|
和顺县|
论坛|